古代青铜器的名称为什么都是冷僻字,大都是宋朝人起的,有的错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聊了几次中国古代的青铜器(见《中国青铜器给大家的突出印象是造型“怕人”》一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青铜器的名称颇为古怪,用字也冷僻。
以青铜器的“饪食器”来说,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铺、盂、鍪、俎、匕等;又如,“酒器”有爵、角、觚、觯、壶、杯、斝、尊、卣、彝、觥、罍、、瓮、盉、禁……

(青铜鼎,食器)
这些青铜器的名称,你能读出多少?这些字非专业人员能全部念出来的不太容易。至于这些名称怎么来,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做什么用的,有的连专家都尚未弄清楚,以致出现学术争议。
青铜器的名称,除器物本身有名称和结合典籍可确定名称者外,有些器物当年叫什么,后人难以知道,所以青铜器名称之确定,是青铜器研究的内容之一。那这些名称怎么来的?我在下周四(5月3日)北晚专栏“一方钩沉”中,谈了此事。

(青铜觚,又称“同”,酒器)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就此考证过,认为目前的青铜器名称是宋朝人定下来的,其在《观堂集林·说觥》(卷三)一文中称:“凡传世古礼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曰钟、曰鼎、曰鬲、曰甗、曰敦、曰簠、曰簋、曰尊、曰壶、曰盉、曰盘、曰匜、曰盦,皆古器自载其名,而宋人因此名之者也。曰爵、曰觚、曰觯、曰角、曰斝,古器铭辞中均无明文,宋人但以大小之差定之,然至今日仍无以易其说,知宋代古器之学,其说虽疏,其识则不可及也。若国朝人所命名则颇有可议者。”

(青铜匜,水器)
如现代商周饮酒器中的“觚”,便是宋人定下的旧称,迄今这种青铜器是没有发现铭文“觚”字,但发现了铭文“同”,所以有的称觚为“同”。
宋人定的“觚”对不对,说不清楚。《说文解字》称,“觚,乡饮酒之爵也。”但“觚”与“爵”又是有区别的,《周礼·考工记》称,“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东汉学者郑玄则认为“古文觚皆为觯”。而觚、爵、觯都不是不同的造型的青铜器。

(青铜器罍,酒器)
宋朝人所定之名和归类,确实并一定正确,如宋金石学家吕大临的青铜器研究开创性著作《考古图》,目列238器,便没有把“鼎”与“鬲”分开。清乾隆敕撰的“西清四鉴”(《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是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集大成之作,收录了4000件青铜器图录,书中对不少青铜器的叫法也有失误,如将簋称“彝”,将壶称“尊”或“罍”等。

(青铜盉,水器兼酒器)
在西方考古学引进中国后,大量商周青铜器被发掘出土,纠正了不少以前定错的器名。如以前有一种东周青铜器,体呈椭圆,深腹,圈足,依其形状称为“舟”,但近年考古出土类器型的青铜器上发现了铭文,才知道原来叫X(钅 和),如“哀成叔X”、“蔡太史X”。
如何给青铜器起名字?圈内有一个基本原则,叫“名从主人”的,意思是器物上有铭文,根据铭文来决定器物的名称,原来称什么就定为什么名称。宋人凭什么为那么多青铜器全名的?很大部分是源于“自名”,根据铭来定的,如常见的青铜鼎,为什么称为“鼎”?因为铭文中出现了这个字,金文中“鼎”写作——







其中最后一个字,有的学者认为假“贞”字为鼎。而有足曰“鼎”,无足则称“镬”。
“名从主人”的命名方式又叫“自名”,固始侯古堆勾郚夫人墓的青铜方豆,器身有铭文“饲之饮Y”,定名为Y”,这就是自名,如果没有铭文,就会根据俗称名称,称为“豆”。

(青铜器饲之饮Y,实为豆,食器)
前不久在英国公开拍开的西周青铜器虎蓥就属于“自名”,虎蓥是属于水器兼酒器的盉,如果器身上没有发现铭文“蓥”,会被定名为“盉”,如陕西张家坡出土的青铜盉,被定铭为“伯百父蓥”,也是器身发现有自名铭文。

(虎蓥)
河南一名酒再次复兴,曾与我国第一支考古队重名,如今名扬四方
现如今,各地的名酒都在喊出“复兴”的口号,但真正能够走向复兴的却不多。仰韶酒是一个例子,虽然酿造历史悠久,但在上个世纪末期,它却在广告宣传方面丢掉了优势,销量也随之跌落谷底。不过,仰韶酒并没有放弃,而是一如既往地注重品质,努力推出新的产品。特别是仰韶彩陶坊系列白酒的推出,让仰韶酒的知名度再次上升,销量也逐年攀升。到了2020年左右,仰韶酒名扬四方,拥有了与各地名酒抗衡的实力。我要新鲜事2023-04-15 22:18:180000文物三字经(四)
50明孝陵,留南京。十三陵,在昌平。树华表,列象生。起明楼,修宝城。为考古,开定陵。51明家具,势昂藏。紫檀木,出南洋。运匠心,创新样。闷户橱,拔步床。形式多,寿命长。52清彩瓷,凝琼瑛。珐琅彩,起康雍。御窑厂,延良工。创粉彩,分淡浓。景德镇,最著名。53紫禁城,帝王宫。五百年,历明清。外八庙,东西陵。在曲阜,有三孔。盘龙柱,何峥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31:550005要是有个青年报考考古专业——致报考考古专业同学的一封信
新开了头条号,想把之前写过的文章转过来。这篇文章本来不打算转了,因为事情好不容易冷却了。但后续总还会有要报考考古专业的同学,将其分享出来,帮更多的同学、社会大众更全面地了解考古,对人对己对考古学都不会有坏处,所以还是转了。师弟师妹们:0000学生路上捡到红色鸡蛋 却成为了镇馆之宝(煤精多面印)
捡到的红色鸡蛋是煤精多面印价值高昂。1981年,陕西一名中学生放学回家路上捡到一块像是红色鸡蛋一样的石头,石头呈巴棱26面球状,上面还刻着大小不一的文物。这些奇怪的文字让宋青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文物,于是拿回家准备自己收藏。可没想到父亲看到后,强烈要求他去文物局上交,于是他连忙把他送到当地文物局,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看到后异常兴奋,冥冥之中感觉此物非同一般。煤精多面印我要新鲜事2023-10-29 19:31: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