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不见记载后主刘禅葬地,却有皇后陵墓,三国迷问为什么
蜀国敬哀皇后墓:南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后主刘禅的葬地,《三国志》上不见记载,对他的皇后张氏墓地倒是提到了——
“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章武元年,纳为太子妃。建兴元年,立为皇后。十五年薨,葬南陵。”(《三国志·蜀志·三主妃子传》卷三十四)

(三国暑期贵族女人形象,现代影视)
但南陵到底在哪,学术界至今没有弄清楚。
《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有这样的文字:“东陵即蜀先主刘备陵也,今有祠存焉,号曰东陵神。”《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初年一部著名的地理总志,作者是北宋地理学家乐史。可以推测出,乐史在修书时还有“南陵”这个说法,也应该存在陵丘,不然也不会称惠陵为“东陵”。
据分析,南陵应该位于惠陵的西南方位,南陵也不是会敬哀皇后陵墓的正式名称,应该是时人对比东陵而叫出来的。

(刘备陵园)
《三国志》不见记载后主刘禅墓地,却注明皇后墓在哪,三国迷要问为什么了。大概是因为她早逝,得以葬在都城,真是“迟死不如早死”。而后主刘禅降魏后,被弄到了洛阳,自然不会再葬回一起。至于史家不记后主其墓,《三国志》本来就简略,又是私家著史,一时没有查清也很正常。
但是,敬哀皇后南陵具体位置在哪,现在也已弄不清楚了。其实是否能弄清楚已并不重要,倒是陵主敬哀皇后其人值得说一下。
从《三国志》记载来看,敬哀皇后是张飞的长女(大张),不只如此,张飞的二女儿(小张),后来也嫁给了刘禅。敬哀皇后死后,两个女儿被立为皇后。

(阆中张飞墓)

姐妹俩嫁一夫,同被封为皇后,这在历史上是鲜见的。
当然,张飞与关羽是刘备“革命道路”上的生死兄弟,张刘结为亲家也是应该的。公元221年,张飞在阆中被部下谋杀,两个女儿获此殊荣,也是对张飞不幸遇难的最好安慰。
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刘禅追谥张飞为“桓侯”。
大张嫁给刘禅,应该比较早,立为皇后是在刘备去世后,由诸葛亮作主。其时大张只有17岁,似与刘禅同年。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大张病逝。

(张飞祠)
小张是在姐姐大张去世后,嫁给刘禅的。《三国志》称,建兴十五年,小张被选入后宫,成了刘禅的贵人。虽然是妹妹再嫁,刘禅对张家女儿还是很尊重的。延熙元年(公元238年)正月,策封小张为皇后,授玺绶。
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小张随后主刘迁被迫离开天府之国,成囚徒一样,迁居洛阳,成了一对“患难夫妻”,死后当合葬于阿斗坟中。
因为两个女儿先后嫁了皇帝,她们的相貌引起了外界的好奇,推测大张小张与三国东吴美女大乔小乔一样,也是一双绝色美人,不然好色的刘禅也不会看得上。由此让人对张飞的相貌,也产生了联想。这里顺便说一下。

(张飞,现代影视形象)
张飞是屠夫出身,为人鲁莽、嫉恶如仇,使用丈八蛇矛,是身高八尺,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黑脸大汉。根据大张小张都被刘禅看上的史实,作为老丈人的张飞,长相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从发现的三国时期一些雕像中看,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张飞面如满月,神态温柔,脸上不见胡须,与《三国演义》中“猛张飞”形象截然不同。有学者推测,张飞年轻时应该是颜面如玉,唇红齿白的美男子,他其实是一位文采飞扬的儒将。

北京出土的李莲英墓 打开后让专家害怕(墓穴头颅)
李莲英墓中只有头没有身体。李莲英出身贫寒,在九岁那年就入宫做了太监,那自从咸丰年间入宫之后,他在宫里也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太监,直到后来侍奉当政的慈禧才开启了人生巅峰。其中就有人说李莲英因为梳头的技术高超而受到了慈禧的宠爱,毕竟慈禧对于自己的秀发,是真的爱护的不得了。李莲英我要新鲜事2023-03-22 19:53:050001新发现 | 山东济南裴家营东南墓地发现战国至清代墓葬
为配合基本建设,2021年3月至8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历城区鲍山街道裴家营东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84座,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110余件(组)。其中少数墓葬时代特征不明显,其余可分为战国晚期、西汉中期、东汉晚期、宋元时期、清代等不同时期。裴家营东南墓地发掘全景(上为北)1.战国晚期44座,其中土坑竖穴墓28座、砖椁墓13座、瓮棺墓3座。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51:080000民间挖墓坑有很多忌讳,要避开几个特殊日子,否则有很不好的说法
丧俗中收殓和下葬时间推算本文作者倪方六古人相信万物有灵,而一切活动都要考虑吉与凶,在丧葬活动中,这一点尤其明显。比如人死后遗体入棺,即所谓收殓时辰,就特别有讲究。不只如此,连与死者属相相克的人,都要回避,民间有收殓忌“四相”一说。四相,是四种生肖属相的人,在收殓时要回避,不能近棺。怎么知道自己的生肖与亡人犯冲?这比较简单,据过去丧书和传统说法,大概是这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8:240002正月最后一天要做一活动,且是必做,老话说做了不受穷
正月晦日送穷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正月底了,一月将尽,过新年风俗远去。但在最后一天,过去人还是要做一活动的,以表示对新一年的祈求,这就是“晦日送穷”,老话说,送穷不受穷。(晦日送穷风俗)古人在一年有多个希望“脱贫”的日子,如正月初五、正月初六、正月二十九、正月三十等,都是古人送穷的日子。这”晦日送穷“,就是正月三十送穷。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8: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