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盗墓很出名,但同时代有一个盗墓者比他更狠,直接挖皇陵
三国疑冢成因分析
——时代原因·盗墓贼给现代考古出难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历代墓葬中,三国时期墓葬疑冢最多,这是为什么?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主要从时代背景方面进行分析。
这是我前几年出版的《三国大墓》一书中,写过的内容,在以前的头条号也曾聊过相关话题。

在中国古代,事死如事人概念主导下的厚葬行为,始终是丧葬史的“主旋律”。即便在今天,人死了后还会给他随葬点物品,而不会“裸葬”,让逝者一丝不挂地来,一丝不挂地走。就是送进火葬场,也不会让尸主“空手”,而要在其手心塞点东西。
厚葬引起的社会问题是很多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盗墓现象的出现。
中国盗墓史上有一个规律,就是一波厚葬风之后,便有一波盗墓高潮。秦汉把中国古代厚葬观发挥得淋漓尽致,帝王甚至把一国财政的三分之一用来随葬的。到了汉末,便出现了中国古代盗墓史第一波盗墓高潮,此波一直持续到了南北朝。

实际上,以西汉时盗墓便已很凶了,当时官方允许民间私人铸钱,那么铸钱的原材料——铜,从哪里来?除了冶炼,便是盗墓。先秦时代贵族墓中的主要随葬品青铜器、兵器,便成了很好的发掘对象,民间盗挖古墓成风,好多在今天价值连城的精美青铜器,都是在西汉时被化成了铸钱的铜水。铸钱币如今天玩收藏一样,助推了一把盗墓。
到了三国,凡是有点权利的,几乎都不会放过从死人棺材里捞钱的机会。
三国群雄并起,窃国者多,有窃国之心者就更多了,他们在伺机窃国的同时,还想着盗墓。这一时期的名人,如曹操、孙权等人,都有盗墓劣迹(详见《三国大墓》一书其他章节)记录在案。

曹操盗墓很出名,但同时代有一个盗墓者比他更狠,直接挖帝王陵,他就是董卓,把洛阳、长安一带的皇陵名冢,几乎全挖了个遍。到了后来的十六国时期,如过江之鲫般争当皇帝的小国君主们,也热衷于盗墓,当时盗墓比现在各地搞房产开发还盛行,还热。
这一波盗墓高潮带来的破坏和损失,是无法估计的。盗墓不像考古发掘,要挖探方,保护文化层结构,尽量不破坏原貌,提取出最大化的历史、文化信息。盗墓者才不会谈这些呢,他们是给考古发掘捣蛋的,只讲能否盗出宝物来,才不会顾及文物保护呢。

而且,从已考古发掘古墓的被盗情况来看,有80-90%都是早期被盗。除了盗墓寻宝,堪舆在三国时的流行,也为时人提供了一出有效的损人“阴招”:挖坟掘坟,也就是俗话说的“挖祖坟”。此“阴招”以坏人风水,辱人门风为目的,对皇家而言,就是破龙脉,散王气,打击有仇者或政治对手。
现在河南安阳发现的所谓“曹操墓”,也是早期被盗,好多能证据墓主身份的物件都让盗走或是毁损了,甚至连“曹操”的尸体可能让污辱了,仅剩头盖骨,面部很可能是仇家或有政治目的的盗墓者砸坏了。

这样盗墓行为,所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过去还有一种风水巫术,首先要破坏墓主的“阴间身份证”,能证明墓主身份的墓志、哀册、印玺什么的,首先要砸之毁之,让墓主无法到主管阴间事务的阎王那里报到,成为孤魂野鬼。
三国时期的陵冢能幸存到今天的,恐怕已没有几座了,这样的陵墓即便考古发掘到了,也难辩真伪,安阳“曹操墓”目前就是这样的尴尬。

中国目前发现几座曹操墓了?1970年代,在河北磁县邺城旧地曾发现了一座“曹操墓”,同样因为没有有力的物件出现,仅有一些陶器,争议一阵后而被否定。
另外在安徽、山东和河南其他地区,也都传出发现曹操墓的说法,但事后均被证实不可靠。

三星堆遗址发掘资料目录
#这就是年味儿##我的春晩记忆#之夜,三星堆文物现场发布仪式登上春晚,三星堆考古又一次吸引住全国人民的目光。本目录仅收录自上世纪20年代末至今,三星堆遗址群12平方千米范围内关于三星堆文化的调查、勘探和发掘资料,且不包含除《中国文物报》上刊载文章外的年鉴、消息等信息,以及图录等性质的书籍。在编纂中,参考了《古蜀文明研究论著目录1930-2017》,特此注明。一、报告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1:2500002022年游学:青州博物馆——潍坊馆藏铜镜精品展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铜镜是古代以青铜制成,用作照容的生活用具。由最早的止水照容到铸鉴盛水,直至铜镜出现,之后在长达四千多年的时间里,铜镜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清代,西方玻璃镜大量传入中国,铜镜的历史使命宣告完成。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镜是距今约4000年的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七角星纹镜,此后铜镜长期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25:510000一起来围观密县打虎亭汉墓
神奇的密县打虎亭汉墓,作为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东汉墓,展现了古代高科技的惊人成就。即使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墓中的壁画和画像石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令人叹为观止。一、密县打虎亭汉墓-概述密县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市区西南6公里的新密市,是东汉时期的古墓,已有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座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东汉墓,它的主人是汉弘农郡太守张伯雅,来自河南密县。我要新鲜事2023-08-28 20:29:040001考古证实黄帝并非个体,那被杀的蚩尤又怎么解释?DNA解开谜团
中国古代的史官在写史立传时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喜欢把群体记忆或群体功绩归总到某一位具体的英雄人物身上,而为了让这些英雄人物显得有血有肉,甚至不惜杜撰“家世血缘”。炎黄尧舜就是“被杜撰英雄”的代表。《国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而尧、舜二帝又分别是是黄帝的玄孙和八世孙。这种人为杜撰出来的个体化人物,存在着诸多无法解释的漏洞。我要新鲜事2023-06-02 19:42:130000陈志华:再说古北京城的保护
一所古建筑、一片古街区或者一座古城,要不要作为文物保护,不决定于它是不是“破破烂烂”,也不决定于它的居民的生活状态,而决定于它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再生的,而破房子可以维修,生活状态可以改善。古物的破烂和居民生活的不堪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并不需要具备特殊的专业修养就能明白。除了唯利是图的投机商之外,任何人都会为那种状态感到悲伤甚至愤怒。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