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考年龄最大的考生86岁,科举最大考生108岁,而且考上了
中国古代考生的年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眼下正是高考分数公布后的录取季,考生和录取话题很热。
随着参考年龄的放开,每年的高考都会出现大龄甚至高龄考生。如成都今年出现47岁“叔叔考生”,虽然年龄比应届考生大一倍还多,但还是首次参加高,2017年还出现了56岁考生,39年前在湖北参加高考,考到广州读大学。39年后在广州再进考场,参加了人生第二次高考。

与南京爷爷级考生汪侠比起来,他们都很年轻。2015年汪侠已86岁,白发苍苍、手拄拐杖、弯着腰背,在爱心送考司机和交警的搀扶下,参加他人生中的第15次高考。
这种现代高龄考生在现代可能算是新闻,但在中国古代很正常,根本就不算什么,在清乾隆年间一次科举考试中,八九十岁以上考生有90多位。古代科举被录取考生中,年龄最大的达108岁。
为何古代学子热衷于科举,考试结束后仍不忘学业,忙于下轮大考?关键还是因为科举考试的含金量太高,诱惑太大了。考中了,乌纱、金钱、美女……都会有的。诚如北宋皇帝赵恒(真宗)《励学篇》中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清人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就是古代考生中“屡不中屡高”的代表性人物。“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故事,范进考了20多回,一直到54岁时才考中举人,所以得知喜讯后高兴得疯了。
虽然范进中举的故事是小说,但所反映的情况并非虚构。在科举史上,像范进这样54岁还参加考试,并不稀奇,还算年轻的。
明末人谈迁《枣林杂俎·圣集·科牍》中,记述了不少明朝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事迹。其中提到的刘珠、董又莘两位进士,均为高龄考生。刘珠是荆州公安县人,与内阁首辅张居正是“湖北老乡”,关系很好。但刘珠一直考了36年,至66岁时才在张居正做主考官时那年上榜,考中进士。

与曾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董又莘相比,刘珠又不算大了,董到70岁“古稀之年”才考中进士,成为当时明朝官场的一个趣谈。不过董又莘长寿,一直活到90岁才去世,否则这功名算白考了。
古代对考生年龄并无限制,所以“父子同场”的现象很常见。清代史学家王西庄(王鸣盛)便是这样,他当年与秀才老爸一起赶考。但王西庄32岁时,以“一甲第二人”(榜眼)考中乾隆十九年进士,做了大官。而王父亲仍没通过乡试,拄拐棍时仍参加考试。据《清稗类钞·考试类》“王西庄随父应岁科考”条所述,当时有一与王西庄同年入仕的督学官员劝王父,这么大年纪了何苦再参加考试?老秀才严肃地说,“大丈夫奋志科名。”

如此这般“奋志科名”的考生,事实上是一种职业考生。在清代,甚至出现了“百岁考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所记的广东顺德老秀才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乡试时已102岁,已有重孙子了。黄章在提入考场的灯壁上写了“百岁观场”四个大字,由曾孙为之引导入场,并放言如果这次考不中,105时也考不中,到108岁时才有好运。

黄章创下中国古今考试史上考生年龄最大的纪录。像黄章这样的超高龄考生,在清代并不少见。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会试中,地方各省上报70岁以上参加会试的考生多达122人,其中80岁、90岁以上,并考完了三场的考生有92人。
乾隆皇帝为这些老年考生而感动,“俱加赏赐”。在乾隆当皇帝期间,如此赐予老年考生功名的不只一次,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江西乡试中,兴安县99岁考生李炜,三场坚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听说后特“赏给举人”。

惊世发现!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找到了,秦始皇的祖居地终于找到了
大禹治水成功奠定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成为华夏民族、华夏文明高度发展的最重要阶段;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大一统的王朝,成为中国唯我独尊皇权统治的起始。我要新鲜事2023-10-03 19:39:480000新时代黑龙江考古工作回顾与前瞻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阐释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考古事业的高度重视,凸显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性。作为考古工作者,应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22:590002河南考古:在鹤壁辛村,探索遥远的卫国历史
鹤壁位于太行山东南麓,地属山前平原,四季分明,气候环境条件适宜,自古就是人类集聚、繁衍的好土地。淇河是形成于亿万年前的河流,自太行山深处奔涌而出,流向并滋润了广袤的山前平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大量丰富的文化遗存。在其中下游仅七八十公里长的左右两岸,目前可以确认的就有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汉代的文化遗存三十多处。这些文化遗产高度密集,时间序列完整,展现了这个区域文明早期发展的过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9:120002利迈河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体长17米/出土多批化石)
利迈河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的雷巴齐斯龙科恐龙,诞生于9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普遍体长可达15米,最多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17米,体重更是达到了7吨以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的神经棘突出,从而显得脊背部非常高耸。利迈河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48:580001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东汉时期(青铜古器)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古器。马踏飞燕是一件国宝级文物,一直被国家所保护着,虽然可以在很多地区的博物馆可以看到,但是马踏飞燕最早被发现是在东汉时期,是军事长官与其妻子的合葬墓。看过这件宝物的人会很惊讶,因为其制作过程都是通过非常严谨的计算,然后制成的。一、马踏飞燕的文物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27: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