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2000年前“精准盗洞”,直通幽深墓穴,内撑“井”型支架
楚封君墓天星观1号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先普及一全名词“楚封君”。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分封制度,是楚国仿周王室分封制出台的一种制度。周王封,楚封君。在历史上,被封君的人仅有几十个,地位一般仅次于楚王。与王室贵族不同之处,在于享有世卿世禄福利。
“楚封君墓”,就是被楚国封君者的墓。

1957-1958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发现出了两座楚国贵族大墓,其中一号墓就是楚封君“集君之墓”。自此,中国考古界对楚封君墓有了认识和了解。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楚封君墓”——天星观1号墓,位于当年楚国都城不远,1978年1月考古发现的。这一墓地上,相连着的5座大墓。一号墓就是这块墓地上第一座被发掘的大墓。

“天星观”是一个地名,看起来有很神秘的色彩。其实就是因为有这座大墓,大墓坐落在荆州的长湖之滨,封土高大,传明清时在封土堆上建过道观,道观高高矗立,与天上星星相连,故名。
1号墓位于墓地东北侧,现在还有10多米高的封土,在以前应该更大。由于紧靠湖边,被湖水长年累月冲刷,封土被冲走,墓室上的填土越来越少。
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1978 年1月,湖北荆州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时,封土为方圆形,在封土上层并没有发现所传道观遗迹和与墓室有关的建筑遗迹。在封土下部发现椭圆形的青灰泥封土。上部的封土则是随意堆积,没有太多讲究,层次不清,整个墓上封外观平面呈葫芦状。
当把上层封土全部掘走,下面是青灰泥,上面出现了一个平面呈椭圆的洞口——原来是一个古代盗洞。
盗洞的出现让考古人员有点失望。一般来说,古墓上出现盗洞,意味着可能白干一场,挖不到东西。但考古毕竟不是盗墓,大家仍按考古发掘的一套程序,继续发掘。

盗洞内全是青灰泥,挖尽青灰泥以后,在盗洞下层发现了秘密:盗洞里看到了当年盗墓者留下的“井”字型木架。这些木架,可以有效地防止盗洞崩塌,避免下面的盗墓者被活埋。同时,还方便盗墓者上下。
盗洞内发现大量的木屑、残碎的部分漆木器、陶罐,还有铁、木工具。从其遗迹和遗物分析,这个盗洞很古老了,推测是战国时盗墓者所为。也就是说,那时楚国还没有灭亡,盗墓者便对楚地上的封君墓动手了。

据考古出土文物推测,天星观1号墓主叫“邸阳君”,应该与战国时的改革者商鞅生活在一个时代,约公元前三四世纪,生前地位显赫。据此,盗墓发生时据下葬时间应该不过百年。
从我研究盗墓史所收集的资料来看,这个盗洞年代比较早了,而且很有特点,可以说是一个“精准盗洞”。
考古发掘到最后的椁室时看到,这个盗洞正对椁室最重要的关键部位(见下图)。

墓坑正中是楠木构筑的高级椁室,木材均为斫制,采用木方垒砌与平铺的方法构筑。椁室前堂与后寝之间的垫席、盖板、分板、隔梁均被盗墓者打破,形成一个方洞,通到大部分停室与棺室中。
从这个盗洞的情况判断,盗墓者对这座大墓的地下部分非常了解,应该是“熟手”所为,不能排除是当年参与造墓的工人或是其后代所为。也可能是盗墓世家所为,盗洞打得既专业,又准确。

而且,这个盗洞就是在现代打起来也不容易的。先秦时讲究深埋,这么大的墓一般埋在一二十米的深的地下。当年封土顶部到地下椁室,少说也30米深,盗洞这么幽深,没有两把刷子是不敢干的,也干不了。
从盗洞发现的“井”字型防塌木架、和遗留工具来分析,盗楚封君墓的这伙个人中,少不了木匠。

古代盗墓团伙中,木工的作用很大。盗大墓时一般都的懂木工、瓦工、石匠这些“技术员”参与的。1979年发掘位于江苏高邮神居山一号西汉墓时,也发现了盗墓工匠的身影。
这座大墓等级很高,比湖南马王堆西汉墓要高级多了,椁室是代表西汉最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系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

这座大墓也是早期被盗,在盗洞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很只很长的梯子,盗墓者就是顺着这个梯子上下,将葬中的贵重随葬品盗走。
因为梯子很长,一节一节似蜈蚣,这种盗墓专栏工具又称“蜈蚣梯”。如今,这只“蜈蚣梯”,仍陈列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复原椁室中,供人参观。

厚鼻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6800万年前)
在恐龙时代的北美洲,这里气候温和,植株茂盛,生活着许多大型食草恐龙,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厚鼻龙,它体长可达7米,头颅骨的鼻部上有巨大、平坦的隆起物,眼睛上方有一对小型隆起物,是种体型奇特的大型食草恐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厚鼻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05:480000加入古墓派的大学 都曾找到过古墓(古墓大学)
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以及西安各个高校都加入了古墓派。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大学一般都是建立在乱坟岗上,虽然这个说法有一些玄学,不过确实如此,因为乱坟岗往往是比较大的地方确实可以建造成为大学,而在中国有一些比较知名的大学也确实加入到了古墓派里。所谓的古墓派其实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发现了一些古墓,就连鼎鼎有名的清华大学也是古墓派成员。清华大学我要新鲜事2023-08-26 17:37:580000彩陶之乡:甘肃彩陶之生动形象的仿生纹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2:030000邹厚本先生与徐州的考古事业
2022年5月26日下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南京博物院邹厚本先生(以下简称先生)在南京病逝,享年87岁。先生长期坚守在田野考古一线,奔走于江苏考古的各个地方,是江苏考古界的常青树。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12:240000日本挖出秦汉时“山东人”,俺祖先来自哪?日本组团来华考古寻根
日本土井滨遗址挖出的古人遗骸本文作者倪方六最近,日本下关人类学博物馆举办纪念土井滨遗址发掘70周年展览,“日本人是不是中国人”,再一次成为中国网友的嘴边话题。土井浜遗址位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丰北町神田上,于1930年被发现。顺便说一下,日本的县、市、町,相当于中国的省、县、乡。土井浜遗址发现后,已历经19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丰富的弥生时代文物,为日本人的起源找到了新的证据。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13: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