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墙边挖沟挖出中国古代外籍外交官墓,考古时数十专家现场观摩
隋代虞弘墓的考古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猪年发财!
其实,发财在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并不是努力就一定发财。地下文物的发现,就讲运气。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古墓的发现,就很偶然。一位农民兄弟在自家院墙边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主竟然是中国古代的外籍外交官。他的葬具—— 一具汉白玉石椁价值连城,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这座古墓,是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位于今山西太原晋源区晋祠镇王郭村,在晋阳古城遗址南6公里处。
1999年7月9日这天,名叫王秋生的村民在自家院墙外挖排水沟(考古简报说是整修土路)。王家坐北朝南,院墙外紧邻一条东西向、约有4米宽的土路,路南是一片农耕地。

才挖几下铁锹就挖不下去了,在尺把深的地下,碰到了坚硬的石块。村民很好奇,散开往四周挖,才发碰到的是一块大石板。再沿着石板四边往下挖,看到了砖砌的墓墙,这才知道挖到了一座古墓。
这位村民不错,有觉悟,并没有不动声色地悄悄盗墓挖宝,发一笔横财,而是报告了政府。晋源区文物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相关官员赶紧来到现场。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因为这一带是文物古迹敏感区。

王郭村是一个有5000人的大村,现今村庄的位置,北距晋祠镇约3公里,距唐代晋阳城的南墙遗址约5公里,距太原市约25公里。向东近3公里就是由北向南蜿蜒流去的汾河,向西3公里即为悬瓮山脚下的青阳河和牛家口。
这一带地势西高东低,上风上水,是墓葬的理想之所。所以,东魏、北齐贵族墓死后,不少都选葬这一带。1978年,在王郭村就发现了以“外戚贵幸”的北齐贵族、安王娄睿墓,引起轰动,离村民挖出的古墓仅距600米。

此墓非同一般。市、省逐级汇报,最后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和晋源区文物旅游局组成联会考古队,对村民发现的这座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于是发现墓主是虞弘。
虞弘墓为单室砖墓,墓顶已毁。

其实在几年前,当地就应该发现了这座墓。当时村里挖沟铺设水管,从墓门上方经过,将墓室南壁和甬道严重破坏,仅在底部残存遗迹。
墓顶被毁是古人干的事情。早在唐末,虞弘墓已被盗墓者挖了 。在墓室底部和石椁顶部出土了唐代流通钱币“开元通宝”和唐后期白瓷圈足碗。据此推断,虞弘墓最晚在唐末已被盗。钱币和碗应该是盗墓者留下的,也许盗墓者当年钻进墓里后,吃喝都在里面。

墓坐东北向西南,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几部分组成,总长13.65米。
由于长期自然和人为破坏,墓上封土早已不存。墓道残存长度为8.5米,最深处距现地表仅2.6米,浅表处在耕土层和淤沙土层下,距地表约0.5米,所以动土整地时很容易挖到,这也是村民能发现的原因。

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内有葬具,是一具汉白玉石椁,安放在墓室中部偏北处。
虞弘墓的价值,最突出有两个地方,一是中外交流、丝绸之路的实物见证,二就是这具石椁,太不简单了。
这里我结合考古报告简单介绍一下——

这具石椁从底座垫下到椁顶鸱尾上部,高2.17米。外观呈仿木构三开间、歇山顶式殿堂式建筑,由长扁方体底座、中部墙板和歇山顶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由数块或十几块汉白玉石组成。
石椁顶部总长2.95米、宽2.20米、高0.51米;石椁中部总长为2.46米、宽1.37米、高0.96米,由9块汉白王石板构成。
石椁下部是底座,底座先用前、后、左、右4块汉白玉石梁,梁上又铺6块汉白玉石板,组成底座面。底座下四周又各有2个石狮头座垫。



石椁遭到盗墓者破坏,墓室中清理出浮雕加彩绘的5根汉白玉八棱柱和5个覆莲柱础。八棱柱应是石椁顶檐板下,为石椁的装饰性构件,兼支护椁顶功能。

石椁除椁顶外,椁壁、椁座均有浮雕彩绘,某些部位描金。
虞弘汉白玉石椁确实不简单,除了汉白玉质地精良外,上面的浮雕彩绘具最具价值。椁壁和椁座上共有单体图案47幅,精美绝伦,幅幅精彩,堪称人类文化瑰宝。
下面是部分浮雕——








椁壁第五块浮雕(见上图)是面积最大、人物最多的一幅,分上下两组。上部构图复杂,众多人物会聚于一大庐帐中。正中坐一男一女,男人体形魁悟,深目高鼻,波形长发,头戴王冠,冠顶有日月形饰物。
男人侧身而坐,右手平端酒碗于胸前,望着对坐的盛装妇女;妇人头戴珠宝花冠,装束华贵,也是深目高鼻,头微低,眼睑下垂,举着一只高脚酒杯。










椁壁第五块浮雕应该是宴会场景,还有六名男乐者对称跪坐于两侧,各持种乐器为他们演奏。中间一男子深目高鼻,长发后甩,在一小圆毡上,一足着地足后翘,双臂上下挥舞,身首扭转,帔帛飘举飞扬,正在跳着热烈欢快的“胡腾舞”。
浮雕图像中各种人物、建筑、器物、动物和植物等构成的生活场景,反映的是1400多年前中亚人社会生活和风俗。
下列是部分浮雕摹绘——







石椁上这些西域和中亚图象考古资料非常了不起,即使在中亚本土也不多见。
学术界认为,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反映丝绸之路和中亚、西亚文化最丰富、最集中的图像资料——所以,虞弘坟在国际上很轰动。
当年考古发掘时,数十位知名专家曾亲临现场观摩,由此可见虞弘的特别和重要。

虞墓是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浮雕内容为什么会是中亚人和他们的社会生活风俗?这与墓主的特殊身份有关。
由于已被古代盗墓者盗了,虞弘仅出土石俑、石灯、陶俑、铜币等80余件随葬品。其中石俑分为砂石侍从俑、汉白玉伎乐俑和汉白玉柱剑文吏俑三类,共16件。


墓志也被发现了,这些也是当年盗墓者不想要的东西。古代盗墓者没有将墓志打坏或是弄回家垫猪圈,从而得以弄清墓主人的生前身份。
墓室底部清理出两方墓志,有盖有志。一方位于石椁前方,为男主人虞弘墓志;一方位于石椁右侧,为虞弘夫人墓志。
虞弘墓志盖完整无缺,力盝斗形。长宽均约73厘米,厚约8厘米。志盖顶中部先阳刻出九个边长约11 厘米的方格,再由左至右,由上至下,阳刻“大隋故仪同虞公墓志”九个篆字。四边阳刻带莲花的花饰,盖侧四边另有细线刻的蔓草纹饰。
。

志文共25行,每天26个字,尚存字625个。
据志文,虞弘字莫潘,为中亚鱼国人,是留在中国的外籍外交官。因为其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身份,受到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皇帝的宠信。
鱼国在哪?中外说法不一。但有一点似可推测,就是其取汉姓“虞”,可能与国名“鱼”有关,取谐音。
虞弘自13岁起,跟着父亲来到茹茹国(柔然),任茹茹国莫贺弗。曾奉国王之命,出使过波斯、吐谷浑等国,经历复杂。后来他出使中国北齐时,被留任官,历北齐、北周和隋三代。

北齐时曾任使持节仪同大将军仪同三司等职,封爵广兴县开国伯,食邑六百户;北周时曾任检校萨保府,职掌入华外国人事务。最高职务为仪同大将军,品级为九命。生前最后职务为仪同三司,正五品。
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82年)卒,时年59岁,葬于今太原晋源区晋祠镇王郭村附近。






(注,部分囷原网络,手绘图源于考古简报》)
宋世坤:夜郎考古综论
建国五十年来,贵州省夜郎考古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值此夜郎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为了让大家了解夜郎考古情况,现就贵州古夜郎地区青铜文化的发现与分布,以及近几年来夜郎考古调查的收获,作一综合介绍。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贵州古夜郎地区青铜文化的发现和分布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09:380001张勃:庆赏中秋结彩棚——北京的中秋节
#中秋挑战赛#“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月亮作为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以月朔、月望、月晦为时间基础发展而来的节日,如元宵节、中元节、中秋节、送寒衣节(十月初一)、正月晦等,共同构成了中国节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的起源发展及习俗活动、文化内涵无不与月亮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19:530000考古发现的外来影响有多大?
治学之道有小大之辨。庄子尝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荀子亦云“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荀子·解敝》),都是讲“小不知大”在认知上的局限性。而近人王国维倡三境界说,其第一界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是拿登高望远当大前提,并不是一上来就讲埋头苦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45:450000中国古代女伎为什么要学踢球?引人之处现代球迷想不到
古代球迷为何爱看女足?本文作者倪方六世界好戏连台!2:1,阿根廷终于在险境中出线,这场比赛大概是俄罗斯世界杯开赛以来最具悬念的一场比赛。在现代,男子足球最受球迷追捧,拥有的球迷最多,而在中国古代情况不太一样,球迷对女子足球更为着迷。我明天(6月28日)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说的就是古代球迷看球那些事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2:280000古代男人到冬天都会干什么?如果不干会被人看不起
本文作者倪方六冬闲时女性习女功,那么男子呢,也不闲的,要习射练武。在古代,凡学生必须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很重要,通称“射礼”,实际是一种射箭技术,包括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等五种射法。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29: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