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民间忌讳坐过大牢的人上坟,为什么?有两种说法,挺迷信的
坐过牢者不上坟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过去民间风俗不少,禁忌多多。以我研究的墓葬领域来说,说法尤其多。比如上坟,这是祀墓祭祖行为,每到清明节大家都会一起出去扫墓的。
但是,有一类人在过去是决不可以去的,就是坐过大牢、受过大刑的犯罪之,这在汉朝时特别讲究。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聊聊这种风俗。

中国人最讲祭祀,至今传统不变,把祭祀视为家国大事。《左传·文公二年》即称:“祀,国之大事也。”《国语·周语上》也有类似说法:“夫祀,国之大节也。”
古时,国家重要活动有“八政”,其中第三项就是祭祀活动。一直晚清,祭祀都是帝王的重要工作,北京的天坛、地坛、月坛,都是过去皇家祭祀神灵的场所。
早期祭祖是不到墓上的,也没有墓,墓者没也,不树不封。后来才堆土留坟头,也产生了“有个坟头好哭”的祀墓现象。
没坟头在什么地方祭亡人?一般会在宗庙这类建筑内,行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宗庙中供奉的都是亡者死鬼的牌位,名曰“祖”,又称“尸”。所以《孝经》最后一章的《丧亲》中有一说法:“为之宗庙,以鬼享之。”唐玄宗李隆基就此作注:“立庙付祖之后,则以鬼礼享之。”
古不墓祭。那么,何时开始出现上坟烧纸钱,到墓地祭祖风俗的?是在汉朝兴起的。
自汉惠帝起,出现到墓上祭祖现象,到东汉时已成民间风俗。东汉思想家、无神论者王充《论衡·四讳》是这样说的:“古礼庙祭,今俗墓祀。”意思是,过去祭祖都在庙里,现在好了,大家都上坟了。

实际上,秦始皇开墓地祭祀之先。据《汉官仪》,“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
帝王陵墓又称“陵寝”,就是因为这种祭祀方式的变化。为了祭祀方便,在陵墓附近设寝殿,内陈陵墓生前的冠服、起居用品,供墓祀使用。《后汉书·祭祀志下》记载:“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
日常陵寝内都有宫人值守,与帝王生前一样侍奉:“随鼓漏,理被枕,具盟水, 陈严具”,侍死如生,在殿旁边还会设便殿,说是供亡人“休息闲晏”。

一般贵族、有钱人家,是没有资格,也无能力建寝殿的,但为了方便墓祀,会在墓旁建个简易祭祀设施。宋人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便称:“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
在墓旁室内祭祀是比较高级的,后来随着薄葬呼声的出现,墓祭形式进一步简化。直接在墓旁边露天地上进行,形成了所谓“露祭”风俗,一直传到今天。现在大家逢年过节,比如清时上坟焚烧纸钱,都是一种露祭。
东汉明帝推动了露祭。据《后汉书·明帝纪》,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汉明帝刘庄驾崩,他留下遗诏,要求,“无起寝庙”、“无得起坟”,“万年之后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

露祭时,会顺便将坟墓上的杂草铲除 ,清扫干净,这就是“扫墓”说法的由来。
但对上坟者的身份是有讲究的,忌讳一类人上坟——坐过大牢的,受过大刑的,是不受欢迎的人,有“刑徒不墓祀”的规矩。即使是最疼爱自己的父母之坟,成罪人了也不能去——“于被刑,父母死,不送葬;若至墓侧,不敢临葬。”
为什么会这样?有两种说法,挺迷信的。
一说,古人认为人体受之父母,遭刑者毁伤发肤,先祖有灵的话,看到来祭祀的子孙被动过大刑,恐怕于心不忍,会让先人难过伤心,此即“见刑人,先祖哀”一说,所以干脆不让上坟。

另一说,坐过大牢、受过大刑之人亲临墓地祭祀,先祖见子孙被动过刑,恻憯(同“惨”,异体字)惕,心情变坏,不忍心享受祭食,因而影响祀墓质量。
对于忌讳犯过罪的人上坟现象,王充提出了批评。他在《论衡·四讳》是这样说的——
“丘墓之上,二亲也,死亡谓之先。宅与墓何别,亲与先何异?如以徒被刑,先人责之,则不宜入宅与亲相见。如徒不得与死人相见,则亲死在堂,不得哭柩。如以徒不得升丘墓,则徒不得上山陵,世俗禁之,执据何义?”
实际上,不让坐过牢的上坟,是儒家的观念。儒家强调“孝”,而上坟是行孝。犯罪坐大牢是不孝,自然不能上坟。

武则天为什么不单独给自己建造一座陵墓,而要合葬乾陵?暗藏心机
合葬乾陵,武则天的心机本文作者倪方六武则天与老公皇帝李治的合葬墓乾陵,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比如,为什么要与李治合葬。喜欢历史的头条号网友应该都知道,武则天于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易“唐”为“周”,改元“天授”,定都洛阳,称为“神都”,长安则改为陪都,随后上尊号“圣神皇帝”。中国历史上惟一女皇帝,就此横空出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5:480001盗墓世家之人大多命短 阴德受损不是迷信 有现代科学依据
墓室中氧气含量极低,进入墓穴的人会因缺氧而死亡。流传已久的一句话说:“要想暴富,就去盗墓!”古董文物的价值日益被认识,即使是小学生也知道其珍贵。这自然吸引了一些人心怀不轨,想通过盗墓获取财富。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盗墓行为的阴暗面。就像音乐家后代会继承家族天分一样,有些出身于盗墓世家的人从小就被牵引进入盗墓行列。一、盗墓者寿命短我要新鲜事2023-07-22 20:20:550000邹衡:殷墟发掘与殷商考古学
殷墟发掘在中国考古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中国现代的考古学基本上就是从早年殷墟发掘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兴科学。殷商考古学,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端于殷墟发掘,并随其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殷墟开始发掘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回顾这漫长的历程,我们也可看到殷商考古学所走过的道路,对于这门学科今后应该如何继续发展将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0000「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丽江人地点
▲木家桥村位置图▲丽江人头骨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和石器地点。发现于云南省丽江县西南木家桥村附近。1956年在村南采集到3件人类股骨化石。1963年又在砂砾层中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和石制品。1964年又出土了1件少女头骨。据哺乳动物化石判断,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后期。▲左:双台面石核右:单台面石核▲左:刮削器右:砍斫器▲石片▲石球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56: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