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选址玄机,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埋在大山里的三个秘密
唐太宗昭陵选址玄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五一假期,估计不少网友去陕西“上坟”了——汉唐陵墓是陕西最大的旅游资源。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代表大唐气象的昭陵——九嵕山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来到昭陵,不少网友一定想知道,唐太宗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陵墓造在山里?怎么选中这地方?这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到底应该怎么建造自己的陵墓,李世民生前就争论过。
从史料记载来看,我认为,李世民选九嵕山原因并不单一,有很多秘密,这里先说三层——
昭陵位于陕西咸阳礼泉县城西北50里外的九嵕山上。

嵕,这个字外地驴友可能识不出来。这是当地方言,念zōng,意思是山。既然是山为什么还叫嵕?当地人把数峰并峙的山才称为嵕。
明白“嵕”字本意,就知道九嵕山这个地方什么意思了,意思是九条山梁并列的山,昭陵选址在九嵕山的最高峰,高高在上,威风八面,条条山梁拱卫在侧——这正是李世民生前所希望的陵墓效果。
李世民为什么把自己里葬放在九嵕山?第一层意思就清楚了,死后还想威慑天下,为我独尊!

更重要的,也是第二层意思,九嵕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唐朝时,中国堪舆术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了一批会观天象、看风水的超级大师,如袁天罡、李淳风、杨筠松等。
杨筠松的“峦头派”一直影响后世中国皇家陵墓的卜选,特别是明清两朝,都是自称杨氏风水传人的江西廖姓大师寻龙定穴的。所以,李世民寻找陵墓时,不可能不可受风水宝地说法的影响。
李世民生前曾与臣僚聊过风水。

据《旧唐书·吕才传》,李世民与太史丞吕才等人探讨这个问题,称堪舆风水理论是“葬书败俗”,认为“安葬吉凶,不可信用”,似乎不相信风水之说。事实上他说这段话,就证明风水理论对他有影响了。
而从昭陵建筑布局来看,完全是按古代堪舆家那一套来设计的。
唐时,九嵕山一带嘉木掩映,奇石参差,百鸟朝鸟。远望浩浩渭水萦带其前,滔滔泾水逶迤其后,两条水带回绕九嵕山主峰。

更神奇的风水玄机是,后面群山拱卫,山后有咆哮的泾水;前面左右众山罗列,再往前便是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而浩浩荡荡的渭水东西横穿关中平原,从都城长安城中流过,玉带穿城。用《文德皇后哀册文》中的话说,是“渭水贯都”,这可是非常奇妙的自然气象的风水大局!
九嵕山距长安仅百里,在李世民选建陵墓前,这里就是长安城的“后花园”。


汉宣帝时,九嵕山前地出一泉,味美如醴。北周皇室遂在泉旁建一离宫,名为“醴泉宫”。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县名宁夷为“醴泉”。
如此人间美境就在附近,所以闲暇之余,文人骚客来这山里歌咏寄怀,情有独钟;高兴之时,王侯将相到此林间驰骋狩猎,志在天地。

李世民当年帅兵打仗时,不止一次经过这山,称帝后又率群臣嫔妃来到游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李世民曾对身边侍臣说过这样一句话,透露了人生心愿:“我看九嵕山孤耸回绕,因山傍凿,可置山陵处,朕实有终焉之理。”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己卯(二十一),皇后长孙氏在立政殿崩逝,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死了,可是国家大事,入土为安方为上。

但葬在哪呢?
据《旧唐书·文德皇后传》,长孙皇后在弥留之际,给李世民留了话,交代如何处理自己的后事。是这样说的:“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说了番话后,长孙说出了自己的意思:“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也。”
长孙皇后所说的“因山而葬”,是昭陵选址九嵕山的第三层意思。虽然只有短短4个字,后来成了唐朝帝陵制度

李世民遵从皇后的遗言,选择在九嵕山的山腰,开了石窟,采取“因山而葬”的方式,把皇后棺柩临时安厝进来,定陵名曰“昭陵”。这处临时安厝石室已被现代考古发现。
而且,葬了文德皇后之后,李世民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百年归宿之地,死后与皇后合葬。



地下文物看陕西:何尊:何以为尊 我有中国
一、何为何尊何尊,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2:2200011村民挖到80斤乱世黄金,价值超2000万,专家:不属于你,上交吧
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10:190000狼鼻龙:南非小型植食恐龙(体长仅2米/长有犬齿)
狼鼻龙是一种鸟臀目异齿龙科恐龙,诞生于侏罗纪的初期,仅在南非出土一块上颌骨和齿骨化石,它的外形和现代鳄鱼非常相似,但是脑袋却是类似狼或者狗的样子,下颌骨的牙齿都是长长的类似犬齿,被认为和羊毛龙同指一种恐龙,但也存在一定的质疑。狼鼻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34:130002宋宫第一名琴被金人掠走当陪葬品,18年后被盗出,张大千曾收藏
中国古代名琴与学琴本文作者倪方六现代家长都喜欢让孩子学琴,估计不少孩子一暑假都在上才艺班。中国人学琴有历史,中国一直有“伏羲制琴”、”神农制琴”这类说法,可见中国人学琴的历史有多么悠久。虽然传说中的中华人文始祖亲手制琴一说并不可靠,但反映的文化信息还是有意思的。在古代,学琴属于“六艺”之一的“乐”的范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010000盗墓贼偷盗无功而返 距离宝物只有十多厘米(古墓文物)
盗墓贼挖出的盗洞距离珍贵文物只有15厘米的距离。盗墓贼把一个盗洞丝毫不差的打在了主棺的郑中心,盗墓者的专业程度让见多识广的考古队员都叹为观止。不仅如此,考古专家在这座古墓里也发现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年代的盗洞,我们就看到大大小小十几根部分的盗洞,但即使如此,古墓里还是出土了7000万的黄金、三千万五铢钱和数不清的各式各样的西世陪葬的。刘贺墓我要新鲜事2023-10-29 20:11: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