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寻找河南龙山文化第一城淮阳平粮台遗址
#头条创作挑战赛#淮阳平粮台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大连乡大朱村,遗址中心西距县城东二环路约400米。1979至1989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现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曾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并 确认了平粮台龙山古城。这是我国最早发现并确认的龙山时期城址之一,曾激发了中国考古学对于古代城址的讨论。尤其该城址方正的规划,为后世都城规划开了先河。

关于平粮台古城的发现也是有一些小故事。据当初的发现者曹桂岑先生回忆。当时省里又办个考古训练班,我就领着他们叫他们实习。我说,“现在不能挖墓,现在是雨季,挖不多深就是水,改挖遗址吧。”这一挖遗址,发现了龙山文化的三排高台建筑。龙山文化的土坯墙、高台建筑了不起,这不是一般人的住处。所以当时我就提出来,“这个地点很重要,很有可能有城,应该继续做。”第二年我又继续去找,最后就发现了城墙。城墙咋筑起来的?它得有个门呀,于是我们就在南城墙的正中间开了个方,就发现了两个门卫房、陶排水管道,这是中国第一座发现城门的龙山时期的城址。

在八十年代,我国考古学者还是有相当重的历史情结。所以当如此庞大且方正的古城发现时,发掘者自然就会想到,这个城叫啥名字?在文献中是否有相关记载。根据曹先生的参阅有个文献记载:“天下名丘,陈有宛丘。”宛丘在哪?在陈城南道东,也就是陈城南边路东,陈城也就是现在的淮阳县城,再结合诗经中的《宛丘三章》,所以平粮台这个城,名字找到了,文献也有依据了,实物也能找到,所以平粮台就是宛丘。

时过多年之后,新一代的考古学者已经很少有人提宛丘了,现在考古人更愿意在聚落考古理念的指导下探究城址内部具体的构建,就像研究人体,就要搞清楚人的骨骼和器官。自2014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再次对遗址展开持续性勘探和发掘。那么新阶段的考古发掘究竟有哪些新成果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规划与聚落发展
平粮台龙山文化时期城址平面为正方形,城内长、宽各185米,南、北城墙开有城门,南、西、北城墙外侧正中位置还有土台(东门位置被晚期活动破坏,情况不明),内侧南、北城门之间是贯通南北的中轴道路。整个城市布局突出方正和对称的特点。新阶段考古发掘显示平粮台主体建筑是在生土上起建的两排房屋。排房东西向分布,均东起城墙内侧,西止于中轴道路。单间房屋之间虽稍有错落,但没有明显的大小和功能结构的差异。排房南、北室外有东西向的排水沟和排水管,形成整齐规划、设施完善的居住系统。根据本发掘区之外的城内其他区域零星发掘和系统钻探的材料来看,城内房屋均为类似的排房式布局结构,且大致以中轴道路为中心,左右对称。
随着聚落的发展,人们在原址上对从生土起建的两排房屋进行了维护、扩建,同时在南排房屋以南的室外垃圾之上增建房屋。增建的房屋虽不如生土上起建的房屋布局严整,但仍遵循了东西向分布的基本格局。以上情况表明平粮台龙山文化时期聚落在营建之初已经具备明确的空间规划,后期聚落发展也在最初的空间框架之下进行。

(二)土坯建筑与水管理系统
发掘表明,平粮台龙山文化时期的房屋以土坯为主要建筑材料。这种情况在豫东黄淮泛滥平原的龙山文化时期十分普遍,郾城郝家台、永城王油坊等遗址均有发现。平粮台的土坯多以较为纯净的黄土为原料,偶见灰色甚至杂色的土料。结合发掘所见生土状况,建筑所用土料应来自遗址内或遗址周边的生土。平粮台地处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性不均衡,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不利于土坯房的维护。
发掘中所见墙体外侧反复涂抹墙皮、修建护坡,应与保护、加固墙体有关。房前在固定位置上反复挖沟和铺设陶排水管道所形成的排水系统,也是为了在集中降雨的时候能够及时排干积水,避免损害土坯墙体。因此,平粮台龙山文化时期城址内的土坯排房与排水系统的结合及共同发展的特征,正是季风区特殊气候环境下,不同于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坯式建筑系统的独特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发掘表明平粮台龙山文化时期房屋的整修、重建常常是局部进行的,即并非推倒整间房屋,而是仅对无法继续使用的墙、甚至是墙的局部进行重修或重建。较大规模的房屋整修,往往会对早期的垫土、室外堆积进行一定清理,重新铺垫后筑墙及整修地面。这种局部整修的特点应与土坯建筑本身的特性有关,与木骨泥墙式的排房有很大区别,也不见大规模焚毁房屋而形成红烧土的情况。
总之,本次平粮台遗址的大规模发掘,为深入了解平粮台城址的规划设计、土坯建筑和早期城市排水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沈阳发现的辽代墓葬群 出土了罕见的黄金面罩(辽代古墓)
黄金面罩用作辽代王室的墓葬习俗。在2017年沈阳的一个考古小队在某个县城进行考察的时候,意外之中发现了一个辽代的古墓,里面有着非常强烈的辽代元素。在这个墓葬里面,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不少的陪葬品,比如说瓶子还有碗以及青铜器之类的。不过这些也不算是特别的难得,最让专家们兴奋的就是他们挖掘出来的一个黄金面罩以及一个银丝网。这两个可以代表我国两代时期的贵金属打造技术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墓葬规模我要新鲜事2023-03-09 18:41:320001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评述(海昏侯、太极殿、致远舰)
2015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谓是近十年最为丰收的大年,比如刷新史前水利工程史,工程庞大的良渚水坝系统;媲美马王堆汉墓的海昏侯刘贺墓;中国古代都城建中立极肇始的太极殿;与甲午中日相关,清末爱国英雄邓世昌驾驶的致远舰,这几个项目在十年乃至百年的时空范围内都应该是数得上的项目。一、史前时期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34:470000金缕玉衣特殊部位是如何处理的?很巧妙,刚好适合男女生理结构
金缕玉衣是如何制成的?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谈了满城汉墓国宝级文物金缕玉衣的出土经过,这篇继续来聊聊金缕玉衣,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的衣服,有什么好?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生前应该是一个大胖子,出土的玉衣较为肥大,他生前有一个很大的啤酒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40:180000世界上最稀有的树--普陀鹅耳枥 地球仅存一株
文化的强大,贵在当下,我们不能总拿出我们的祖先老子孔子说话,我们必须推出我们当下的大师!强大当下文化,培训界责无旁贷!世界上最稀有的树是普陀鹅耳枥,现地球上仅存一株,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它现生长在佛教圣地普陀,参观过浙江普陀庙寺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庙宇院内的一株大树,那就是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高约14米,胸径60厘米,树冠宽12米,树皮灰色,属桦木科鹅耳枥属植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28:000000卖自家地里刨出的青铜器被抓,盗墓者蜂拥而至,考古发掘倒似做贼
小邾国贵族墓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2002年6月初的一天晚上,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东江村发生了一起火拼事件,一人腿被打断,但双方竟然都没有选择报警——原来是黑吃黑,几个盗墓团伙之间打了起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01: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