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芈月哥哥葬地”发现古墓,盗洞刚好挖在棺室,出土特别之物
一块有墓趣的墓砖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今天来说一座墓,如果不是葬地特殊,又出土了特别之物—— 一块字砖,估计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座墓发现于1977年的湖北,当时正是中国农村转型的前夜,如今的村、组编制,当时还叫大队、生产队,农民仍是大集体,重视平土整地。

这年9月,位于湖北省枝江县百里洲公社高山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在一处叫“巫回台”的地方平整土地,此地距当时的枝江县城也就十几里路。高山大队所在,是一片平原,只有巫回台这块地势比较高。
此地很寻常,但此地名的背后却不简单,竟与那部很火的电视剧《芈月传》中的主角芈月他哥哥有关,芈月的哥哥就是与她同父异母的楚怀王熊槐。传楚怀王死于巫山,后遗体运回来,葬到这个地方,故称“巫回台”。

据司马迁《史记·楚世家》,楚怀王确是客死,他生前被秦人扣了:“顷襄王三年,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是不是死在巫山不知道了,而是不是真的葬回了巫回台,也不知道。
但社员在巫回台平整土地时,还真的发现了一座古墓!
在传说中的楚怀葬地上发现了古墓,这可不是小事,当即上报县里。次月,即1977年10月,时宜昌地区博物馆与枝江县文化馆前往调查。当时宜昌派的考古人员是卢德佩,枝江派的是胡良琪。

清理的结果令人意外,原来是东晋中期人墓葬。
此墓与楚王级大墓差得很远,但也比较讲究。该墓较大,形制特殊,结构复杂,有甬道、前室、后室组成,如此规格的东晋墓是当时宜昌地区首次发现,当年还上了《江汉考古》。
据发掘报告,墓底铺了三层砖。甬道直接通向前室,前室呈正方形,长2米,宽2米,高2.8米。前室的后部有一祭台,长2.5米、宽1米、高0.2米。前后室的宽与高是一样的,但后室更长,达4米。

后室是放棺材的地方,正中间有一供摆放棺材的棺床,长3米,宽1.8米,高0.06米,约一块砖的厚度。
在反盗墓设计上,此墓也有考虑,墓门前砌有封门墙,前后室之间又设一隔墙和一过门。隔墙也是砖砌的,平着垒起。

但是,并没有防住盗墓者。清理时发现,此墓早期被盗,在后室棺床上方的券顶上,有一个盗洞。
盗墓者绕过了封门墙和隔墙,直接在最要害、最省劲的地方打洞,可见盗墓者对墓葬的结构相当熟悉,是不是当年造墓那班人干的?


由于过早被盗,墓室遭破坏,棺材早腐烂不存,而人骨仅存2颗牙齿和零星的骨渣。从痕迹观察,墓主下葬时,是头向墓门,脚蹬后墙。
下葬时出于防腐考虑,尸体下面铺了一层2厘米厚的朱砂。随葬品大部已被盗走,仅出土了17件器物,位置大都被移动过,证明这是盗墓者不要的东西,但盗墓者却没有盗走金戒指,是没发现,还是落下的,成谜。

17件随葬品中,盘口鸡首壶1件,盘口壶1件,碗3件,钵1件,石砚台1件。金属随葬品有,铜棺钉1件,平头帽,出土时还粘有棺木腐渣;铁削1件,形状似半边剪刀,锈蚀严重; 铁镜1件,圆形,直径18厘米,背面正中有一圆形钮,锈蚀严重。
还有金花饰1件,推测是墓主帽子上的饰物;金戒指环1件,重2.5克,直径1厘米。

从墓室构造和残存随葬品看,墓主生前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墓砖是特制的,每块砖的一头有“五珠”钱形花纹,有的砖一侧有“五”字形、“回”字形等几何形花纹。砌墙时,砖有花纹的一侧均向墓室里面。所以看起来,整个墓室内壁都花纹,装饰效果很好。
最有意思的发现,在后室券顶!

正中间有一块斧形砖,在此砖的侧面发现了秘密,砖上看到了8个字——“此灵狗位中牛头场”,砖的另一侧看到了“李子见”3个字。
这是一块带铭文的特别墓砖,砖上的字是事先在砖坯上刻好,然后放窖里烧成,无疑是当时工匠有意干的。

这铭文的“灵狗”、“李子见”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关系?考古报告认为,李子见应该是墓主,专门烧制的墓砖,不可能刻上工匠或其他人的名字,而在有墓主姓名的同一块砖上又出现“灵狗”字样,是骂墓主,还是风俗说法?
魏晋时发现墓砖并不少见,但如此确是第一例。带铭文的砖又称“字砖”,最出名的字砖是曹操亳州家族墓地出土的。

曹氏家族墓考古专家李灿编著《亳州曹操宗族墓字砖图录文释》一书中,收录了很多字砖。
在两块楔形大砖(所谓“斧形砖”应该是这样)上,分别见到“牛头壁”、“牛头也曹□”字样,“牛头”也许是术语吧,那“灵狗”呢。

(注,黑白为资料图)
西方以文字为文明标准之一,到底合不合理?甲骨文已给出答案
关于考古学上的文明起源标准,最早由西方学术界提出,但距今并不遥远。20世纪上半叶,澳裔英籍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文明的十项标准,其中一项是“记录信息的系统(文字)”。195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上,学者克拉克洪提出文明三大标准,即城市、文字、复杂礼仪建筑。我要新鲜事2023-09-28 20:06:330000古人赏花很好“色”,但更在乎“香”,国色是牡丹,国香是什么?
古人春日赏花识香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初历二月十二,在过去是一个很热闹的日子。为什么?花朝也。花朝,就是俗话说的“百花生日”,是过去中国民间最艳美的一个节日。但花朝之期,各地并不完全相同。最早的选在二月初二,就是“龙抬头”那天。以牡丹花闻名的洛阳,就是以二月二日为花朝。清人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翰墨记》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牡丹)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4:280000山西考古:谢尧亭:山西西周考古七十年
早在1917年,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一文中曾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说:“华夏民族的形成,当在西周之时,以其包容各种族群的气度,熔铸为一个有共同文化意识的民族。这一功业,完成之早,延续之久,为人类文化史上仅见。凡我华夏成员,当珍惜此一成果无使失落。”可见我国西周时代之重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06:160001荐书:《圭拉那魁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次探访大师的旅行
圭拉那魁兹只是一处很小的遗址,一处小游群的营地,而我们对它所做的分析可能已经竭尽了我们所能。从一种真正的意义上,现在它需要不是从其本身来了解,而是要从一批遗址如布兰卡洞穴和盖欧希等的背景来理解,我们希望这些遗址的报告以后能够出版。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5:19:420000舒小峰:以小见大 谈谈基建考古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24: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