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场实行低薪制度,有的养不起一家老小,那官员靠什么生活?
明清时工薪阶层的补贴性收入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上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连写了三篇古代工薪阶层的工资外补贴性收入(见《唐朝中后期官员增加太多,70年间翻了16倍,补贴收入从哪来?》诸文)现场。到了明清,前几个朝代官场福利打折了。
从史料来看,在历代的俸禄制度中,明清时标准最低——中国公务员进入了“低薪时代”。

低薪是现代的说法,古人称为“薄俸”,这种公务员薪资理念一直持续到今天,公务员都不是高薪阶层。前些年还有学者提议给公务员加工薪,鼓吹“高薪可以养廉”,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有问题的,工资再高,如果没有廉洁的机制和环境,都是瞎扯淡!
比较起来,明朝公务员的工资是中国历朝最低的。不只俸禄少,其他补贴性收入也可怜,废除了中国传统公务员补贴制度中的职田补贴,将公田全部收归国有,只发给俸米,仅在明初有过给文武官员赐田的记载。

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洪武四年制定的工资标准,相当于今天省部一级的一品大员,俸禄仅900石。洪武十四年,因为官员都在叫穷,朱元璋提高了发放标准,但也很“抠”,如正一品加了100石,增至1000石。
至于低层公务员,增加的工资就更低了。相当于副科级的从八品官员原为为65石,涨薪后,增至70石。
而且,明朝“扣工资”现象比较突出,即所谓“罚俸”制度。

工作表现不好、未完成任务、生病等都可能被扣工资。
但是,明朝低工资并不代表没有补贴收入,多少还是有的。在洪武十四年的工资改革中,朱元璋便在“岁米”之外,增加了不同数额的现金(俸钞)补贴。而且,明朝比较照顾低级公务员,这点很值得肯定。
在明朝,公务员似是特权阶阹,享有诸多特权,如赋税优免。

据《续文献通考·职役三》(卷十七),杂职优免六丁,九品、八品优免8丁、七品优免10丁,级别越高,家庭所享受免费税的人口就越多。
由于公务员的工资过低,引发了不少问题。

明朝虽有严厉的反腐制度,但官场腐败从明初就开始了,一直到灭亡都没有解决。因为,不少官员凭自己的“死工资”根本养活不了一家老小。
有的官员月俸只够家人10天的生活费,只得千方百计地弄外块、捞补助,导致腐败屡禁不止。在这背景下,“高薪养廉”在当时呼声很高。

但由于明朝的公务员队伍人数增加太快,过于庞大,冗员过多,根本无法实行高薪制。如京官中主事一职,明初编制仅2人,景泰年间增加到10人;御史以前是60人,增加到100多人。
而随后的清朝,比明朝也好不了多少。

看到明朝薄俸带来的危险,清朝增加了公务员的工资性补贴收入。顺治年间一度实行柴薪银、纸张银、蔬菜烛炭银、案衣什物银等。
这一决定受到公务员的欢迎和拥护,但后来朝廷财政紧张,只得取消公务员的一些福利。

为了过上正常生活,地方官员便采取“半合法”的手法,实物征税时增加消耗比率,少纳多征,多出的部分叫“耗羡”,截留供地方使用,当然实际上多被官员作为自己的工资补贴吞没了,变向贪污。
清世宗胤禛当皇帝后,进行财税改革,规定耗羡归公,但给地方官员发放“养廉银”,将隐蔽收入公开化——这是中国历朝第一次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将俸禄与廉政挂钩,“高薪养廉”的薪资设计呼之欲出!

但各地标准并不统一,而是根据“地方远近、事务繁简、用度多寡”三原则来定。如各地督抚的养廉银悬殊便悬殊很大,富裕的地方就多:江苏巡抚12000两、江西浙江等10000两,安徽为8000两。到后来各地才基本上都增到10000两以上。
道员一级低多了,少的如安徽、福建,仅为2000两,高的如山东、山西、江苏,在4000-6000两。

同一级别的京官,因为没有地方官的“养廉银”,俸禄就显得少多了。这对京官也不公平,于是朝廷除了给部分京官发放养廉银外,又在高级官员中实行“恩俸”制。
在大小京官中还实行“双俸”制。所谓“双俸”就再领取一份正俸一样多的俸禄,这就是现代的“双工资”,但试用期官员不享受双工资。

此外,明朝的“免役赋政策”,在清朝公务员中继续执行,不过获免的范围的限定和收紧了。
清朝发放“养廉银”做法值得肯定。但是,虽然推出“养廉银”、“双俸”这类接近现代薪资制度的改革,清朝的贪官并没有减少,民间负担仍很沉重。为什么?这颇值得思考!

林彪被誉为军神, 为何彭德怀却看不起他, 这三件事不得不谈
林彪由一个弱不禁风的富家弟子,在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磨练成了一个身经百战的开国元帅。其威名在建国以后达到了顶峰。在开国将领甚至十大元帅中,也是翘指可数。但是他孤僻的性格,和傲气的作风,在十大元帅中,也多为人诟病。然而都鉴于他的赫赫战功,敢怒不敢言。若论到军功能和林彪箱体并论的只有彭德怀,彭老总。他的资历和战功丝毫不亚于林彪。而且从心里有三件事,他是看不上林彪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7:010000商国、虎国和三星堆文化“神目”形象的来源流变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0:250001沈阳出土的萧峰墓 居然不是小说人物(萧峰墓)
沈阳出土的契丹墓穴可能就是萧峰。2017年的时候,位于辽宁沈阳康平张家窑林场中,工人们正在进行伐木工作,可随着一棵大树倒下之后,地面上竟然砸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见到此种状况,工人们立刻围上去查看,只见洞口的附近还残存着一些青石砖,看样子应该有些年头了。工人们不敢轻举妄动,随后便上报给了当地文物部门。沈阳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3-28 13:17:530001狮子山挖出兵马俑 考古工作收获满满(考古惊喜)
专家在狮子山下发现价值超高的文物。上个世纪80年代,在江苏徐州东郊的狮子山下,施工队的推土机无意中挖出来很多泥人。徐州市博物馆的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经过勘探,地底下竟然埋藏着数量庞大的兵马俑。随即,考古队开始了抢救性发掘。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清理,最终五座俑坑被发现,他们长度约为20米,宽约两米,深度在0.5到一米之间。视死如归我要新鲜事2023-12-25 20:34:040000荣新江:粟特人 有什么特征?
粟特人,中国史籍习称的昭武九姓。因粟特地区处在中亚西部丝绸之路干线上,粟特人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承担者。基本上活跃于中古汉唐时期,也是丝绸之路最发达的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59: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