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臧振华、邓淑苹

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我们!



2018年 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专 家简 介


臧
振
华
中研院院士
历史语言研究所
中研院院士,台湾水下考古学家。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专任教授。专注于台湾与东南亚的考古学研究,包括史前文化关系、史前文化接触与文化变迁、史前聚落形态,以及史前社会结构等,尤其着重于南岛语系。并致力于考古遗址的抢救、考古资产的维护与大众教育、考古法规的拟订等社会服务工作。曾经主持南科考古遗址、八仙洞遗址等大规模考古调查;也是台湾水下考古的先驱,在澎湖群岛等台湾沿海等海域寻获多艘沉船,并取得大量古物。出版有:《The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s》、《台湾考古》(文化资产丛书之52)、《十三行的史前居民》、《南科的古文明》、《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等专著近20部;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有:《从考古和文献资料展望澎湖海域的水下考古》、《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饮食证据》、《考古学与台湾史》、《台湾海峡水下考古的重要性》、《中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的海洋适应和扩张》、《台湾考古概述》、《中国史前社会组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南科考古出土的稻米与小米兼论相关问题》、《甲骨文与公众考古学》等研究论文数十篇,以及发表研究报告数十部等。

研究员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硕士。主攻中国上古史、中国玉器史。1974年起服务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至2013年退休。出版有《国色天香——伊斯兰玉器》、《玉石器的故事》、《故宫博物院所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图录》等专著十余部;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红山文化玉器与良渚文化玉器学术研究的比较与省思》、《试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古玉的发展与演变》、《曙光中的天人对话》、《试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文化》《晋、陕所见东夷系玉器的启示》、《刻有天象符号的良渚玉器研究》、《良渚晚末期玉器的变化及纹饰的流传》等专业论文及通俗文章一百多篇。重要成果包括:(一)1993年以石峁征集玉器为基础提出“华西系统玉器”的观点,近年的考古发现支持该说;(二)1995年在伦敦国际会议中,宣读论文《中国古代玉器文化三源论》,以中国古代文献记录有关氏族集团的资料,解读考古出土史前玉器呈现明显的三大板块现象;(三)2004年以后,以自然地理解释华夏大地因山脉链分隔为华西、华东,因生态造成文化差异,夏、商、周、汉,四代王室轮流兴起于华西、华东。玉器文化也轮替消长、渐进融合;(四)近年积极探索历史上的西域玉作,以及西域伊斯兰化以后的伊斯兰玉器。
邓
淑
苹
(图片来自网络)
后台回复 "2018",
获取 2018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最新消息!
(本号编辑:散步君)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慈禧陵被盗与淘宝术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初年,一本名为《爱月轩笔记》的书,在特定人群间流传。此书之所以引人注目,是书中详述了慈禧墓中的随葬品,数量之丰、价值之高令人吃惊。这本书到底是否真的存在众说纷纭。据传此书的作者是李莲英的侄子李成武,书中的内容是李成武根据李莲英口述而来——棺底铺金丝所制镶珠宝之锦褥一层,厚约七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8:350001土葬风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后阴阳先生最后须做一件事,否则不能埋
棺材下葬时的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谈了“土葬墓穴位置安排”、“土葬挖坑的讲究”,这篇来说一下整个葬礼中最关键的过程——棺材坐堂。这所谓“坐堂”,就是将棺材放进挖好的坑中,堂谐音“塘”,塘即“坑”。坐堂虽是降棺入坑,但不能说“降官(棺)”或是“落官(棺)”什么的,那样晦气,官哪能降呢。而“坐堂”则是当官的意思,讨个口彩。(棺坐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6:040000盗墓者动用手扶拖机运输盗出文物,省长办公会罕见专题研究反盗墓
省长办公会,专门研究反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1989年10月,甘肃省武威磨咀子汉墓群遗址上,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盗掘古墓葬事件。而甘肃境内在当年盗墓风很盛,不只磨咀子,在其他地方也有这种现象。据公开资料,甘肃主管副省长为此召开专题会议,商量反盗墓对策,这在共和国省长办公史上是非常少见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8:040001古人赏花很好“色”,但更在乎“香”,国色是牡丹,国香是什么?
古人春日赏花识香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初历二月十二,在过去是一个很热闹的日子。为什么?花朝也。花朝,就是俗话说的“百花生日”,是过去中国民间最艳美的一个节日。但花朝之期,各地并不完全相同。最早的选在二月初二,就是“龙抬头”那天。以牡丹花闻名的洛阳,就是以二月二日为花朝。清人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翰墨记》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牡丹)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4:280000秦始皇祖坟被盗,56件“金文物”流失,专家:必须无偿归还我国
古人认为,死后去往极乐世界可以将在世时的财宝也可以一并带走,于是厚葬文化便开始兴起,越是身份尊贵的人去世后,古墓中的陪葬品就越多,渐渐的,墓中的陪葬品数量也成为了古人衡量身份的一种方式。但因为这一文化的兴起,盗墓贼这个行业也渐渐地发展起来。这些盗墓贼疯狂的盗墓,将墓中的文物贩卖,不仅造成了我国鱼龙混杂的文物现象,还导致很多文物流失海外,就比如“大堡子秦墓”中了56件金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7-11 20:57: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