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三晋玉器之龙翔成周 凤鸣岐山
龙与凤的造型与纹饰,在西周玉器中,非常流行,形成了龙翔凤鸣、彼此争妍的景象。

龙造型的玉器,即玉龙,在商代晚期即已大量出现并流行。商代玉龙,大多为圆玦形卷曲蟠龙,个别呈璜形,但均为单体龙,龙的形象由瓶状角、臣字眼、星形口、交错牙等头部元素,以及脊梁处突起的扉棱和身躯上双勾阴线的变形卷云纹或菱形纹等共同架构而成,整体表现出剪影式的图案化效果。而玉器上的龙纹,在商代晚期并未盛行,殷墟妇好墓一件大玉刀上琢刻的龙纹呈长蛇形,除嘴的形状外,细部特征与同时期的玉龙几无二致。

西周早期玉龙,承袭商代晚期风格,但臣字眼眼角拉伸、龙身纹饰弯转圆润等特征,已与刚直方折的商代风格,相去较远,而且还出现了首尾相衔的环形玉龙。西周中期以后,玉龙最流行的式样,是上颚上卷、长舌吐露下卷的“吐舌玉龙”,这种玉龙,除了环、璜形的单体龙外,大多以组合形式出现。陕西长安张家坡157号西周中期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龙形佩饰,即以两条吐舌玉龙卷尾相交为造型。西周晚期,组合玉龙佩成为时尚,多龙及龙凤、人龙组合的玉佩,屡有发现。

西周玉器上的龙纹,则多见于璜、玦、环等片状玉饰,龙纹式样与商代大相径庭,多以头向相反的组合式双龙纹出现,尾部勾连相交或斜向交叠。早中期相交的昭穆时期,龙纹繁缛复杂,圆转华丽。中期之后,渐趋简约。晚期龙纹上颚上卷、眉弓尖凸、椭圆形眼等头部特征,均接近于同时期的“吐舌玉龙”。

西周玉凤鸟的造型,同样渊源于商代晚期,大多为扁片状,常分出头、翅、尾与爪四部分,头有花冠飘羽,长翅圆转上扬,宽尾下垂分叉,伏爪紧贴胸前,除鸟嘴大多夸张呈钉头形外,其余部位比商代写实。一类头顶直戈形高冠的玉凤鸟,是西周独有的器型。

但玉器上的凤鸟纹完全是西周原创的一种崭新纹饰,自西周早期出现,到昭穆时期蔚为盛行,主要见于琮与柄形器、璜、圆形或方形牌饰等扁平片状玉器。其中,柄形器上的凤鸟纹,琢刻得最为完整和华丽。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出土的一件玉柄形器,两面均刻上下叠压的凤鸟纹饰,凤鸟昂首挺胸,勾喙圆眼,头顶高冠,卷翅长尾,粗腿利爪,一派凤鸣岐山、受命于天的张扬与自信。此外,凤鸟与龙的组合,也是此类凤鸟纹常见的表现形式。
龙与凤的形象,虽然各自均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但将它们合在一起,共同作为玉器、青铜器等艺术品的纹饰题材,却是从西周才开始的。
南京的朱元璋孙子墓 让专家挖开一座山(朱元璋之孙)
朱元璋孙子墓里太多积水最后专家决定挖开一座山。1974年8月,南京市发现一座被盗墓贼光顾过的明朝古墓,考古专家打开墓室后发现墓室里一片狼藉,已经是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只留墓主的棺材漂浮在水里。专家们经过了讨论,最终决定选择回填,将墓室重新封闭起来,直到30年后才真正的开始考古挖掘。考古计划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1:03:030000千年古墓挖出活女尸:汉朝古墓挖出活女尸,会开口说话(谣言)
随着考古的不断进行,中国目前发现过很多古墓,从中也挖出过很多令人震惊的女尸,如马王堆女尸、楼兰美女,她们的尸身千年不腐!而更令人震惊的是,网络传闻着千年古墓挖出活女尸的说法,据说在2016年,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位汉朝的千年活女尸,在场的专家表示女尸刚挖出来的时候女尸还能说话,小编从网络上找到了相关版本,一起了解下。千年古墓挖出活女尸(网络传闻)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56:03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39:260000玛雅文明三千年前就有高速公路?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有新发现
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北部近3500平方公里的丛林中发现了417座玛雅城市遗址,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城市由总长约177公里的“超级公路”连接,研究人员称其为“世界上第一个高速公路系统”。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0:03:310000张光直:怀念李济(1896~1979)
怀念李济(1896~1979)张光直近六十年的岁月里,首先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的李济,为人文科学和历史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他的学术思想至今仍然在他的研究领域占据支配地位。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