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西王母、东王公、九尾狐等所表现的汉代铜镜里的神仙世界
西王母
西王母是汉代最重要的神祇之一,但其形象和地位在不断演变。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俨然凶神的形象;而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中的西王母,则变成一位“暠然白首”的仙人。西汉《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更是将西王母当成掌管不死之药的仙人。




铭文:汉有善铜出丹阳,和已银锡清且明,左龙右虎主四彭,八子九。
最迟至西汉晚期,西王母信仰走向兴盛,哀帝建平四年甚至出现了传行“西王母筹”、祭祀西王母的全国性群众运动。该运动自正月至秋季,席卷京师和二十六个郡国。
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汉书·哀帝纪》

东 王公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西王母一直是独尊的主神形象,并没有一个男性主神与之对应。但是,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与影响,一个与西王母平起平坐的男性主神——东王公,被创造出来了。



铭文:吾作明竟(镜),幽湅三商,配像万疆,统德序道,敬奉贤,天下宗□,服者公卿,曾(增)年益寿,富贵番昌,其师命长兮。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镜框边框(线图)图引自《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孔子镜屏”复原研究》,《文物》2022年第3期:图一
此前通过对汉代画像的梳理,学界认为东王公图像出现较晚,不早于东汉中期(约公元2世纪)。但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刘贺亡于公元前59年)出土的衣镜,更新了学界的认知。
该衣镜的镜框上则出现了西王母和东王公的图像,镜盖上题有《衣镜赋》,其中就有“西王母兮东王公,福憙所归兮淳恩臧”之句。
群神组合
在画像镜中,与西王母、东王公相搭配的一般是车马、神兽,西王母与东王公是唯二的神人。
但在装饰有半圆和方枚的神兽镜中,则有西王母、东王公、黄帝、伯牙和子期等四组神人。这表明在东汉的造神运动中,不同的祀神体系、神话传说互相糅合,西王母、东王公的主神地位渐趋式微。







重列式神兽镜打破了以往以镜纽为中心的排列方式,依照方位与天象对应的原则,将神人神兽上下分行安排,是当时较为完备的神像图谱,强调“众神见容”和“上应列宿”。
此类图像中,西王母与东王公的主神地位不再凸显,只是众神序列中的一员。这种变化,是东汉末年道教对先秦以来神仙思想、仙人群体进行大规模整合改造的结果。





铭文:杜氏作珍奇镜兮,世之未有兮,涑五解之英华,毕而无极兮,上西王母与王(玉)女,宜孙保子兮,得而诊,吏人服之曾(增)官秩,白衣服之金财足,与天无极。
在汉代的画像砖石中,作为主神的西王母有着较为稳定的神禽异兽及仙界景观物象配置。
其中,出现频度最高的是捣药玉免、九尾狐、三足乌、蟾岭、羽人、仙草、药樽、龙虎座等。作为彰显仙界特征的“符号”它们与主神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西王母神仙世界。

九尾狐既是西王母仙界中常见的神兽,也是像凤凰、麒麟、白鹿等一样的祥瑞动物。
东汉《白虎通·封禅》载:“(王)德至鸟兽,则凤皇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动、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





在汉代神话中,三足乌是日精,也是被西王母役使的取食鸟。如东汉张揖曰:“三足鸟,青鸟也,主为西王母取食。”
蟾蜍是月精,也与西王母的不死之药有关联。如西汉《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乐 舞 百 戏
在汉代,乐舞百戏有两种功能:其一为娱神,即用于祭祀神灵,祈求福祥;其二为娱人,为宴飨中的宾主助兴。
如东汉张衡《舞赋》载:“且夫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化如凯风,泽譬时雨。移风易俗,混一齐楚。以祀则神祇来格,以飨则宾主乐胥。”
汉代的舞蹈,以手袖与腰肢的动作为主,体态婀娜多姿、舞风灵动飘逸,刚柔并济,焕发出青春与力量的勃勃生机。乐舞之外,杂技、幻术、俳优侏儒戏、角抵、驯兽、斗兽等百戏,也是贵族宴饮时的娱乐助兴节目。

长袖舞:舞人手中不持一物,凭借长袖交绕飞舞的千姿百态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巾舞:舞人手持长巾,巾一端裹有短棍,便于手持、将巾舞出各种花样,有的长巾可长达两丈有余。

鼗舞:舞人手中持有鼗鼓,鼗鼓之形与当代拨浪鼓相似,一边敲击出动听的韵律、一边随之舞动。

盘鼓舞:是将盘、鼓置于地上作为舞具,舞人或站立于鼓、盘之上,或环绕鼓、盘之侧,进行表演。盘鼓舞带有杂技的性质,因此要求舞者有较高技艺。

叠案倒立:是倒立与“安息五案”相糅在一起的杂技,是一种叠案技艺,类似于今天的“迭椅倒立”。伎人在案上倒立,案数不等,最多达十二案之多。这种技艺要求伎人有较高的胆量和平衡能力。

跳丸、跳剑:伎人用两手快速、连续抛接若干个丸球,一个在手,多个在空中;也有抛接剑的;还有同时抛接丸、剑的。

旋盘:伎人用细长竿支起盘、碟,借用手腕、头颈之力飞速旋转盘、碟。

缘橦:又称“都卢寻橦”,是一种高竿表演。起初是将竿立在地面,一个或多个伎人在高竿上表演各种杂技,后来出现了力士用额头、肩、手等身体部位支起高竿。





铭文:角王巨虚日得憙, 昭(照)此明镜诚快意,上有龙虎亖(四)时置,长保二亲乐毋事,子孙顺息家富盛,予天无极受大福。

西王母端坐于昆仑山上,众多仙人前来赴宴,龙、蟾蜍等神兽以舞乐助兴,与铜镜中的神兽舞乐类同。
镜中有羽人、神兽在表演乐舞百戏,这既可能是描绘仙界以乐舞为神人助兴的场景,也应该是对人间傩仪的一种反映。
傩,是一种以禳鬼和酬神为主体内容、以佩戴面具模拟表演歌舞或戏剧为主要形式的巫术活动。较之于周代浓厚的巫术色彩,汉代的傩仪增加了更多的娱乐成分。
如东汉张衡《西京赋》在描写宫内乐舞场景时提到:“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歌舞者装扮成豹、熊、虎、龙,应是傩仪与娱乐的融合。图绘如此丰富的神仙及其侍者,是汉镜有别于其他时期铜镜的,鲜明特征之一这种神人与铜镜的组合,并非简单的装饰,更像是希望通过两者的“力量”而有所得。
“吾作明镜,幽湅三商,
天王日月,上有东王父西王母,
仙人子乔赤松子,用者大吉,
生如金石,位至三公,长乐未央。”
这句镜铭的后四句
分别是福、寿、禄、喜等
四类人间福祉
或许正是铜镜图绘众神的用意
朱元璋鼓励情色消费,重孙朱瞻基禁官员涉红灯区,咋回事?
古代禁娼——取消“官妓制度”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古代中国所有朝代中,唐代的性产业是最为发达的,性工作者的素质也最高。当时唐政府确立了官妓制度,从法律上给性工作者一个地位,卖淫成了合法的产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44:19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元范文虎墓
元尚书右丞范文虎与其妻陈氏的合葬墓。在安徽省安庆市棋盘山。1956年发掘。范文虎葬于大德五年(1301),陈氏葬于大德九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9:490000李零:我怎么读《论语》
读《论语》,最好的读法,就是尊重原书。《论语》是什么书,就当什么书读。我把我的读法讲一下,供大家参考。《论语》是子书,要当子书读读《论语》,心情很重要,首先一件事,就是放松。《论语》是孔门的谈话记录,有些是老师的话,有些是学生的话。我们读这本书,是听他们聊天,不必一本正经,或激动得直哆嗦。不读就有的崇拜,最好搁一边儿。0000一直认为墓里埋的是张飞,挖开后见到两副铜皮棺,意外揭开真历史
四川成都张飞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封张飞为车骑将军。同年,为报结义二弟关羽被孙权杀害之仇,派三弟张飞出兵江州,攻打孙吴。谁也没有想到,因为张飞说话太冲,平时又不会哄下属,临出兵前,被部下张达﹑范强谋杀,将他的头割下来,拎着投奔孙权。刘备收尸,给张飞制作了一个头安上,下葬,追谥“桓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54:440000陈树祥:铄石流金──湖北大冶铜绿山考古发现与解读
2016-10-02陈树祥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湖北大冶铜绿山不但蕴藏丰富铜矿,还有古人采冶铜矿所留下的岁月痕迹,当地保留的矿冶遗址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完整的遗址之一,是解决中国青铜技术来源与发展之谜的关键。甫经发现,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日后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建成的遗址博物馆,以及遗址保护、多学科研究所取得系列丰硕成果,在中国和世界矿冶史上谱写了新篇章。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20:5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