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有兄弟俩房子连边盖,哪想房子下有2座古墓,墓主也是兄弟俩
辽景宗与他的乾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说到乾陵,估计不少网友马上会想到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合葬墓。其实,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叫“乾陵”的并非只此一座,还有一座呢。

这座乾陵的主人是辽景宗耶律贤,坐落于辽宁省北镇市富屯乡境内医巫闾山西南一个叫龙岗的地方。
老辈说,这里是风水宝地,有龙脉 ,所以叫“龙岗”。附近带“龙”的地名有十几个:龙门、龙溪、大龙湾、龙门水库、卧龙圈,等等。
医巫闾山是东北的名山,传说在尧舜时代就有名了,成为古十二州之一幽州的镇山。

龙岗一带尤奇,山灵竞秀,诸峰环列,形如过去放笔的插架,故称“笔架山”。过去人说有笔架山的地方多才子,主出大官,即所谓“家守笔架山,代代出高官”,据说浙江溪口蒋介石家老宅大门便正对笔架山。
乾陵处于山南一片坡谷中,入口处双峰对峙,如双阙护卫;正南望去,还有一峰锁住谷口,俗称“石门山”。

在辽景宗下葬这里后,其子孙也都陪葬于此,成为五处辽国皇家陵区之一,当年非常豪华、气派。
正如唐诗人孟浩然所说:“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千年之后改天换地,已出现了人民公社。人们已不知道这里曾是皇家陵园,有的人家房子就盖在墓上面。辽景宗的乾陵不知所踪,成了一座迷陵。
哪想1970年代开展的“深挖洞”运动,让乾陵再度进入考古专家的视野。
1972年,时富屯公社龙岗子大队响应号召,也挖起了防空洞。

生产队员在挖洞时,挖到了辽贵族墓,藏在地下近千年的皇家墓园由此暴露。
当时挖洞地选在社员张少忠家旁边,离他家房子几丈远的地方有一土包,地势比较高,适合挖洞。
社员干劲很足,还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挖了很深。就在这时,带队的大队书记何有成接到报告,说挖到墓了。
赶紧报告上级,上面的考古人员赶来老三,发现是辽魏国大王墓耶律宗政的墓。
耶律宗政是辽景帝的孙子,其父亲是辽景宗次子、辽圣宗的弟弟梁王耶律隆庆。十多年后,耶律隆庆之女陈国公主墓,也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附近被发现了。

耶律宗政生于统和二十年(公元1002年),死于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活了61岁。生前握有重权,先后担任御使大夫、大内惕隐、枢密使、四十万军南大王、武定军节度使、上京留守等官职,册封“魏国王”。
发现如此重要历史人物的墓葬,文物部门十分惊喜。
耶律宗政由墓道、耳室、墓室组成,墓室中有精美的壁画,墓室中发现棺椁。但墓中没出多少随葬品,辽亡国的墓曾被金人挖开,盗走金银珍玉。但金人留下了他们认为“没用”的墓志:“故魏国大王墓志铭记”和“秦晋国妃墓志铭”。

通过墓志知道,这是耶律宗政与王后的合葬墓。
志文内容丰富,详述墓主生平,弥补了《辽史》欠缺。更重要的是,墓志透露了辽景宗乾陵的方位信息——这可是考古人家梦寐以求的秘密。
耶律宗政墓志明确说明,是祔葬于辽景宗的乾陵:“即以其年岁次壬寅十月戌朔二十七日,卤簿之仪,归葬于乾陵,祔祖宗之寝庙,顺也。”

根据这个重要信息,考古人员在附近进行勘探,在以耶律宗政墓为中心、直径500米范围内,发现了十几处大型墓穴,命名为“龙岗墓群”。
最意外的是,在张少忠旁边张少英家的房子下面,发现了一座墓,张少英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家的房子下面有古墓,自己一直睡在墓上。
张少英与张少忠是兄弟俩,两家房子连边盖的。

更巧的是,墓主耶律宗允与耶律宗政也是兄弟俩,其父亲耶律隆庆生有5子,耶律宗政是老大,耶律宗允是老三,封“长沙郡王”。
兄弟俩人死后都祔死乾陵,两墓相连。
耶律宗允是咸雍元年(公元1065年)四月十一日,“陪葬於乾陵”的。
但到底龙岗辽墓中的哪一座是辽圣宗的乾陵,据说盗墓者知道,文物部门无法肯定,因为没有考古发掘。

从史料所载来看,乾陵祔葬墓的有景宗后(萧绰、萧燕燕)墓、大丞相韩德让墓。耶律宗政父亲、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墓也在这里,其子都葬在墓侧,除了耶律宗政、耶律宗允外,耶律隆庆次子耶律宗德等人也都附近。
龙岗墓群并不只一处帝陵,辽末帝——天祚帝耶律延禧陵墓也在乾陵这边。
耶律延禧9岁进封燕国王,寿昌七年(公元1101)继皇帝大位。
耶律延禧这个皇帝不好当,当时女真人势力强大,直接威胁辽生存。

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女真人围攻辽之老巢黄龙府(亡今吉林农安),耶律延禧亲率大军前去征讨,结果大败。辽形势由此急转直下,撑了多年后,耶律延禧决定投靠北宋(一说逃亡西夏),结果在路上(应州新城,今山西怀仁西东60里处)被女真人捕获,成了俘虏。
还算不错,女真人并没有将他处死,而是降为“海滨王”,死后归葬于乾陵旁。
顺便说一下,辽国灭亡后,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率契一众丹人西去,征服了从帕米尔到咸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西辽帝国,存在近百年,被蒙古人所灭。
这些西去契丹人,后来都融入笔架山势和柯尔克孜两个民族。

虽然不能确定龙岗哪座墓是辽景宗的乾陵,但在龙岗上铁定的,有朝一日考古发掘,这处与大唐乾陵同名的帝王陵便会露出尊容。
令人忧虑的是,当地与外来的现代盗墓者都盯上了龙岗墓群。

辽圣宗的乾陵是天庆七年(公元1117年),首次被女真人破坏的,乾陵与皇后萧氏墓均遭盗挖,随葬金宝散落。在女真人建立金国,迁都汴京后,有盗墓者又乘虚而入,将乾陵及祔墓再次洗劫。
但对乾陵陵区破坏最严重的,是民国以后,当地饥民挖墓寻宝,换钱活命。
东北落入日本人手中之后,日本人以“考古”、“调查”为名,大肆盗挖辽帝陵,乾陵也没能逃过,许多文物被盗走。

如此反复被盗,是不是说乾陵及其祔葬墓被盗空了?否!
1990年代初,在锦州、丹东等地的地下文物市场上,竟然有人在出售冠饰、凤袍、黄金寿衣,自称是辽景宗、萧太后之物。
这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是盗墓所获,辽宁文博圈人士听说后,无不感到吃惊!
根据这些线索,当地警方破获了一个以东子为首的盗墓团伙,据其交代,他们将北镇境内的辽墓几位“扫”了一遍。
但是警方的行动并没能阻挡着盗墓者。

2003年秋,一伙盗墓者在龙岗挖了一个8米多深的盗洞,盗走墓中珍物。当地文物门获悉后,进入盗洞取证,发现是一座大型石墓,墓顶有星象图,有北斗七星,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显然,墓主不会是一般人。
而地下文物市场上,近年仍不时有辽景宗乾陵和契丹贵族墓中的随葬器物出现,如金印、金钱、金牌、铜牌、玉牌什么的,难道这些东西都是假的?
龙岗墓群已得得国家的重视,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以后才少有盗墓者光顾。

隋朝最大阴谋是废太子,一风水先生参与其中,成功利用了蛤蟆
杨坚的“废太子阴谋”本文作者倪方六太子杨勇隋文帝废除,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颇令人感慨的事件。不少史家认为,这是一场由杨素参与导演的政治阴谋,可以说是隋朝最大的一场阴谋。确实,这是一场赤头赤尾的政治阴谋,但笔者认为,最终坚定杨坚废掉杨勇的,并不是权臣杨素,而是萧吉这名风水先生。从“蛤蟆爬椅子事件”中可以看出,萧吉很可能参与了废太子阴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0:090000过去有钱人家嫁女儿,陪送嫁妆中必有一样东西,此物死时才能用上
民间嫁女送寿材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过去,民间家里的木物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床,一是棺。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床可以没有,棺是一定要置办的。老话说,床是在阳间使用的,人世间的大部分光阴都在床上度过。棺呢,是阴间的床,人的阳寿一结束,就用上了。过去家里预置办的棺材,称为“寿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4:590000吴晓筠:中国的“原史时代”
“原史时代(PROTOHISTORY)”这一名词的使用在国外已是行之有年,但在中国学术圈内受到注意则是最近的事。在文献发达的背景之下,学者除了对何谓“中国原史时代”有争议外,许多人更认为中国古史上并不存在“原史时代”。这里试图由西方对原史时代的定义入手,简单的讨论西方所谓的“原史时代”在中国的古史研究上的地位,以及“中国原史时代”有别于西方总结出来的原史时代法则所表现的特征。何谓“原史时代”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