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整理|徐少华:从鄀器的出土地看古鄀国之所在——兼论楚夷屯(丹阳)、京宗的地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19年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讲座整理
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
从鄀器的出土地看古鄀国之所在
——兼论楚夷屯(丹阳)、京宗的地域
主讲人:徐少华教授(武汉大学)
整理人:刘玉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7月18日,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开始了第三天的讲座。下午两点,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徐少华教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从鄀器的出土地看古鄀国之所在——兼论楚夷屯(丹阳)、京宗的地域》的讲座。

讲座开始后,徐老师梳理了有关鄀国研究的学术史,列举王国维、郭沫若等先生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这之后便从清华简《楚居》入手,向大家说明了新材料发表后有关鄀国问题研究的新发展,根据目前的简文研究显示,鄀国与楚京宗、夷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界对鄀国所在亦有诸多讨论与分歧,目前大体有丹淅、汉水中游、枝江附近等几种认识。接下来徐老师对四件有明确出土地点、时间的鄀器——鄀公諴鼎、上鄀太子平侯匜、上鄀公簠及上鄀府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发现鄀器无论是上鄀或下鄀,亦或是鄀国器或楚国器,其出土地点皆位于南阳盆地附近。随后徐老师对传世文献所载的鄀国及其地望进行了梳理,文献所载地域与鄀器出土地点大体相符,但若将西周鄀国和上鄀定于宜城或汉水中游或枝江一带,不仅没有可信的文献记载,亦缺乏出土资料的支撑。徐老师结合《左传》、杜预注及鄀器的出土地点,确定了鄀国在商密,即河南淅川西部的寺湾及其附近的丹淅地区。又据《楚居》所载,鄀人与楚人比领而居,那么在探寻鄀国地望的基础上考察京宗与夷屯所在倒不失为“曲线救国”的妙法,他指出周初熊绎所迁的“夷屯”与鄀相邻,应即今淅川县的丹淅汇流及附近地区,京宗则可能在夷屯和鄀以北或东北,大致不出丹淅地区的北部或东北地区。

讲座中徐老师还回忆了他读书时反复翻看《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的轶事与几十年田野考古调查的经历趣谈,他不仅对鄀的地望做了详尽阐释,亦通过分析出土器物铭文对鄀国的历史变迁和性质转变做出解释,并将黄盛璋、刘彬徽、陈昌远、胡刚、黄锦前等先生的观点罗列其上,供大家参考。在讲到上鄀公簠铭文“叔妳番妃”时,徐老师还强调了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谈的“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给了很多同学以启示。

课间学员与徐老师交流讨论
编辑、配图:刘亚楠
摄影:李伯璋
终审:桑佳旻
建筑考古的重要地下遗存——安徽省长丰县埠里宋代家族墓地
(海报设计:袁熙雯)▲安徽省长丰县埠里宋代家族墓地视频资料发掘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张义中#十大考古#▲墓地总平面图航拍(镜头微向北俯拍)▲宋代墓葬集中区域航拍(201909)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55:420001曹建恩: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农牧融合现象的考古学观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7:320000毁于英法联军的圆明园,如今挖出10万件瓷器专家:需要钱修复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07:140001冠椎龙:欧洲中型植食恐龙(体长5米/颈椎骨突起)
冠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体长可达5-6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之一,诞生于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在侏罗纪和三叠纪相接时期诞生的兽脚亚目恐龙。最早的一批冠椎龙化石发现于欧洲。冠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52:420002三角龙:北美洲大型恐龙(长8米/最强食草恐龙之一)
北美洲是一个大型的恐龙化石发现地,这里出土了许多著名的恐龙化石,比如恐龙之王霸王龙,最高最重的腕龙等。而除此外,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食草恐龙,它就是三角龙,一种可以杀死大型食肉恐龙的强大存在!三角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4:42: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