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西京赋》的“椶柟”
《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说上林“植物”,列举多种草木。首先说到这些树种:“木则枞栝椶柟,梓棫楩枫。……”
关于“椶柟”等木本植物,李善注:“郭璞《山海经注》曰:‘椶,一名并闾。’《尔雅》曰:‘梅,柟。’郭璞曰:‘柟木似水杨。’又曰:‘棫,白桵。’”“郭璞《上林赋注》曰:‘楩,杞也,似梓。’”今按:椶,应即棕。《南都赋》所见南阳林木中所谓“楈枒栟榈”,也值得注意。“楈枒栟榈”句下,李善注:“郭璞《上林赋》注曰:‘楈枒似栟榈,皮可作索。’张揖注《上林赋》曰:‘栟榈,椶也,皮可以为索。’”所说“皮可作索”,“皮可以为索”,都是指现今,通称为“棕”的“椶”。《说文·木部》:“栟,栟榈,椶也。”“椶,栟榈也,可作萆。”段玉裁注:“《艸部》曰:‘萆,雨衣,一名衰衣。’按‘可作萆’之文,不系于‘栟’下,而系‘椶’下者,此树有叶无枝,其皮曰‘椶’,可为衰,故不系于‘栟’下也。‘椶’本木皮,因以为树名。故‘栟榈’与‘椶’得互训也。”张揖注《上林赋》曰:“‘并闾,椶也,皮可以为索。’今之椶绳也。”也有称之为“椶榈”,以为即“蒲葵”者。段玉裁已经予以澄清。他指出:“《玉篇》云:椶榈一名蒲葵。今按《南方艸木状》云:蒲葵如栟榈而柔薄,可为簔笠,出龙川。是蒲葵与椶树各物也。”不过,所以将所谓“椶榈”和“蒲葵”相混一,可能也是因为出产地大致相同的缘故。
宋人罗愿《尔雅翼》卷九“并闾”条介绍了这种树木的形貌、特性和物用:“张揖解《上林赋》曰:并闾,椶也,木高一二丈,傍更无枝,叶大而圆,有如车轮,皆萃于木杪,其下有皮重迭裹之。每皮一匝为一节。其花黄白,结实作房,如鱼状。《山海经》曰:石翠之山,其木多椶,岭南、西川、江南皆有之。其皮为用最广。二旬一割,则叶转复生。皮作绳,入土号为千岁不烂。孙权讨黄祖,祖横两蒙冲,保守沔口,以并闾大绁系石为矴。又齐高帝时,军容寡少,乃编椶皮为马具装。此盖军旅所须,故晋令夷民守护椶皮者,一身不输。而《唐书》:诃陵国在南海洲上,立木为城,作大屋重阁,以椶皮覆之。王坐其中。此皮坚韧不受雨,故可以冒马覆屋也。一名蒲葵。晋人称蒲葵扇。扇自柄上攒众骨如椶叶之状,今宣、歙、衢、信间扇是也。梁张孝秀,性通率,常冠穀皮巾,蹑蒲履,执栟榈皮麈尾。唐世以为拂。今人游山者,作椶鞋。如淳解《甘泉赋》谓:并闾,其叶随时政,政平则平,政不平则倾。颜师古曰:‘如氏所说自是平虑耳。’并闾,谓椶也。又郭璞解《上林赋》曰:‘胥邪,似并闾,皮可作索。’《南都赋》曰:‘楈枒栟榈’,《蜀都赋》曰:‘椶枒’,《周书·王会》云:‘白州并闾,其叶若羽,伐其木以为车。’”《南都赋》所说“椶”以及“楈枒栟榈”,可能都是指棕榈科植物。汉代秦岭北麓出产被有的学者解释为“并闾”即“栟榈”的“椶”,是值得重视的自然生态史信息。
后来南阳地区虽然仍然有“棕”的遗存,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资料看,全国“棕”“棕皮”“棕片”“棕绳”“棕丝”的主要产地,已经不包括南阳地区了。据中国土产公司计划处编《中国土产综览》,这些产品的主要出产地是:棕,川西;棕皮,皖南、皖北;棕片,湖北;棕绳,广东、川南;棕丝,川南、川东(1)。当然秦岭北坡更没有“棕”出产的迹象。但是汉代生态环境条件较今温暖湿润,这种可能性尚未可排除。从现今植被类型分布图看,农业植被中“棕榈”的分布区,也不包括南阳(2)。
张衡《西京赋》“椶柟”并说,《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说“江南”所出,首列“枏”。“枏”即“楠”,是南方林产。后世人们的植物学经验,也知道楠木生于南国。《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楠》:“柟与楠字同。时珍曰:南方之木,故字从南。”现代楠木出产区域只限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3)。而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木板地图可见林产记录有“大楠木”,发掘报告释文作“大楠材”(4)。放马滩木板地图所见“楠”,可以证实汉赋有关汉代上林有“柟”生存的说法。
(1) 《中国土产综览》:中国土产公司1951年7月版,上册第103、138页,下册第134、371、552、558、657、671页。
(2) 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系、地图出版社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年6月版,第135页。
(3) 《辞海·生物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5年12月版,第235页。
(4)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马滩墓葬发掘报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中华书局2009年8月版,第109页。
来源:《上林繁叶:秦汉生态史丛说》
大谜龙:南美大型植食恐龙(幼年化石体长6米)
大谜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薄板类恐龙,诞生于9300万年前-8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未成年化石的体长就达到了6米,因此它很可能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第一批大谜龙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其中包含了非常完整的盆骨。大谜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50:220000金山龙:云南大型食草恐龙(长7.5米/距今1.98亿年前)
目前人类已挖掘出700多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但真正被大众所知的,估计只有像世界十大恐龙之最中的恐龙了。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金山龙,它出土于中国云南,一起去认识看看。金山龙基本资料体型:金山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5米,高2米,比锦州龙、西部龙稍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73位,生活在距今2亿年-1.98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3:09:420000绝壁崖墓中棺材是咋弄上去的?有三大“秘法”,但操作细节已失传
崖洞葬三大秘法与盗墓选择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聊了几篇中国南方特殊葬俗“崖洞葬”,很多网友问,洞窟大都在高高的大山峭壁上,崖边就是江水,这棺材是怎么弄上去的?有三大“秘法”,我这里简单说一下。一是“升吊”,即通过船,将棺从水上运来,在山上或洞中,通过一种支撑杆,将棺往上拉升,吊起进洞窟。这方法适合洞窟较低的崖洞,如过高就不方便。有的崖墓景区,曾用此法进行悬棺起吊解密试验,获得成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6:280002这个真乱,争皇位挖祖坟“厌胜”,做“通替棺”只为看妃子尸体
原题:南朝皇帝刘子业盗墓(内)本文作者倪方六继续接着刘子业的话题往下聊。刘子业是“鬼吹灯”迷,还破天荒地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在盗墓史上留下了纪录。那么,刘子业本人盗过墓吗?盗过,而且影响还很大,性质特别恶劣。图:人面兽身镇墓兽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41: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