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迁都失败,直接导致了宋朝灭亡?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3月,宋太祖赵匡胤来到河南洛阳出巡,洛阳不仅是赵匡胤的出生地,也是他生活多年的地方。赵匡胤回到洛阳后,心情非常愉快,甚至还从旧居的某一个角落找出了儿时的玩具石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当时宋朝国力鼎盛,政治清明,随行的文武百官看到皇帝如此高兴,也都非常轻松,尽力哄赵匡胤开心。这次西巡洛阳看上去是像是君臣共饮的怀旧之旅。没有想到,这种轻松的氛围被一个炸弹般的消息打破了,赵匡胤突然宣布他要迁都洛阳。

赵匡胤的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赵匡胤索性在洛阳住下来,拒绝回开封都城,甚至提出一迁洛阳,再迁长安。赵匡胤在洛阳住了两个月,最后在赵光义的劝说下,赵匡胤才心有不甘地打消了迁都的念头,悻悻然回到开封。
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迁都之议”。赵匡胤并不是出于自己对洛阳的偏好而作出的冲动决定,迁都洛阳的想法实则为深谋远虑富有远见的明智之举。后世研究者认为,赵匡胤的想法没有付诸实施,其实为宋朝留下了亡国之患,如果当时赵匡胤真的迁都洛阳,或许宋朝的历史将会得到改写。
基于国家安全考虑,赵匡胤选择迁都洛阳是个明智之举。从地形来看,洛阳不仅位居“天下之中”,而且“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洛阳因为有如此的地理优势,常被很多统治者定为都城。洛阳号称“九朝古都”,历史上的秦朝,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都曾建都于此。赵匡胤如果把都城迁到洛阳,既有利于防守,还可以省去大量军费开支,减少百姓徭役支出,减轻国家的负担。

可惜赵匡胤的远见卓识没有得到群臣的支持,当他提出迁都洛阳的决定之后,群臣以各种理由反对。有的大臣指出,开封交通方便,曹芸四通八达,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物资很容易就能运到此处,如果迁都别处,就会动摇国家根本。最终让赵匡胤放弃迁都决定的,是赵光义提出的“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这一理由。
据历史记载,放弃了迁都计划之后,宋大祖赵匡胤忧心仲仲地说:“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赵匡胤的这句话此后变成了现实。

开封是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内粮食和物资的主要来源是长江下游,漕运对于开封城的安危非常重要。因此,在争锋北宋期间,运河的开挖和维护是头等大事,动用了无数民力,老百姓徭役负担很重。此外,为了保卫开封,宋朝还在开封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了大量财力。
果然,过了不到百年,北宋民力几乎耗尽,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和百姓都入不敷出。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挥戈南下,包围开封。第二年,金兵占领开封,北宋灭亡。
新疆唐王城遗址考古首次展出一批珍贵出土文物
位于新疆图木舒克市的唐王城遗址从去年6月开始发掘。18日,40多件珍贵文物在图木舒克市考古成果展厅首次展出,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展出的46件文物均出自唐王城遗址,分为佛像、陶器、铜器等。展览还用图文详细介绍了唐王城历史沿革、学术意义及发掘经过,对人们进一步了解当地历史发展、民族融合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0:25:540000郭静云:“神”降自天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下编第三章“天地之交与先秦"神明"之生机概念”第三节“自然神明观:从信仰到哲学”之一。1、商文明“天神陟降”的形象观念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030002新疆古墓挖出公元前500年“文具盒”,工艺不输清宫之物
古代的“文具盒”文/吴甜甜、倪方六六一儿童节到了,首先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这篇文章说点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吧——天天要用的文具盒。笔、墨、纸、砚是中国古代文具用品中最为主要的四种,这就是读书人都知道的“文房四宝”。到清代,文房四宝的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连书刀、书摸、砚滴、笔床等“文房四宝”的辅助工具,都随之发展起来。(中国的“文房四宝”)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22:310000科学家挖掘九层妖塔,居然看到了超自然现象(科学考古)
考古学家在九层妖塔中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事情。九层妖塔这个东西在很多的小说当中都是拥有的,而且小说里面认为九层妖塔就是灵魂汇聚的地方。不过大多数人都觉得九层妖塔只是存在于小说里面可没有想到,现实当中也发现过类似于九层妖塔的东西。现实版九层妖塔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4:46:110000何兆武:关于康德的第四批判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