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内部发现古墓 让考古学家诧异的是 皇宫内怎么还埋人
2020年8月份,沈阳故宫北侧中心里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顺利通过了文物局专家的验收。这意味着中心里遗址的考古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任务是修复出土的文物并进行拓印。然而,让考古专家们感到诧异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死后竟然被埋葬在皇宫的中心地带?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宫殿修建于1625年,完工于1636年,占地面积超过63,000平方米。自清朝迁都北京之后,沈阳故宫又被称为"陪都宫殿"。建国后,沈阳故宫成为辽宁省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中心里遗址位于沈阳故宫建设控制中心地带,自1988年起被命名为"铜行巷"。

直到2019年底,考古人员在该区域附近进行发掘时,突然发现了大量的结构建筑设施和生活用品。据我所了解,沈阳市考古队在中心里遗址发现了34座古代房屋遗址、104个灰坑、一条道路和一口水井。这些遗迹主要属于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然而,让当地考古队员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在沈阳故宫的中心地带会发现这么多古代房屋遗址,甚至还有古墓存在?
结合这片遗址的年代,最多不会超过道光年间。当时沈阳故宫已经完工多年,即使沈阳故宫只是"陪都",也不会有人冒着风险在皇宫内进行这样的活动。据我观点,中心里遗址所处的区域是沈阳历代城市的核心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在汉朝、两晋时期以及辽金、元、明等时期,中心里遗址都是沈阳最核心的区域。由于地层的连续堆积,汉朝时期的古建筑被埋藏在更深的地表之下,而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则位于较浅的地表。

并不是说有人胆敢在皇宫内挖掘墓葬作为自己的安息之地。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中心里遗址包括沈阳故宫的整个中心地带,多年来一直有人居住。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居民如果需要扩建房屋,就不可避免地要改动地基,这可能导致将元、明时期的建筑物当做填土进行回填,从而形成了不同年代城市的层层叠压。因此,整个沈河区域应该存在大量的古墓和古代遗址资源。

从中心里遗址的发掘现场可以明确看到,出土了许多铜制品、陶器、瓷器,还有元代和明代的青花瓷器。这足以说明沈阳故宫周边区域曾经是历代人们的居住地。如今,我们在建房时,如果地下出现古墓葬,肯定会报告给文物部门;而在百年前的民国时期,发现古墓葬通常会进行就地掩埋,以免耽误工程进度。这种地层叠压的关系导致中心里遗址发现了一批古代墓葬和古代房屋,但这绝不意味着有人敢在皇宫的中心地带设置墓葬,除非他不怕命长。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推荐的学生寒假书单
李零、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锦诗:《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48:350000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02:120000农民捡到用来装鸡食的罐子 居然是国宝文物(陶鹰鼎)
陶鹰鼎世史前文物有极高的研究和历史价值。上个世纪50年代,陕西化县太平庄一位农民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无意中挖出来一个样子长得像鸡的陶罐子,于是就把他带回家中,放在后院当做鸡食盆。有一天几位文物专家下乡,在向农民宣传文物知识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个陶罐,就询问农民陶罐的来历。史前文物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1:15:310005荐书:王子今:读白云翔著《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研究》
如果以秦汉历史文化考察为关注领域,可以看到近年问世的学术论著颇多,似有目不暇接之感。其中颇多精彩之作。而以秦汉考古为主题的专著亦可见多部,而白云翔著《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研究》是学术质量相当高的一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4:060001徐州发现一座汉朝古墓 墓葬主人口玉印(汉朝贵族墓)
徐州发现的一座汉朝古墓是汉朝时期王公贵族的墓葬。在2006年的6月份,徐州市出现了一座盗墓事件,不过这起盗墓事件很快就被警方给查获,当地的文物保部门也对于这座古墓进行了后续的挖掘,文物组织在短短几天里就将墓葬里的所有情况给摸清,并且将墓葬里的棺材抬了出来,发现这具棺材早就已经腐朽,考古队员们也只能根据表面的痕迹来判断这是一座汉朝时期的古墓。古墓主人我要新鲜事2024-01-02 19:34:1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