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樊锦诗 为考古独守敦煌41年 新婚丈夫 我妥协了
敦煌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而在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着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樊锦诗。她在敦煌研究所工作了整整41年,为了保护文物甚至与新婚的丈夫分居19年,这种甘愿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樊锦诗和她的丈夫彭金章是大学同学,他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认识了。当时大学还不能谈恋爱,但是彭金章一直默默地关心着樊锦诗,在她心里慢慢地也将自己的心给了这个默默对自己好的男人。
在大学毕业后,樊锦诗选择到敦煌研究所工作,而彭金章则被分配到了武汉大学。毕业之后两人结婚,但是不久之后樊锦诗又回到了敦煌开始了她的研究工作,这一去就是19年,而这19年中樊锦诗每年只有20天左右的假期,和她的丈夫彭金章分居两地。

在1986年,樊锦诗的丈夫实在难忍分居两地的痛苦,放弃了自己在武汉的事业,去往敦煌研究所工作,和樊锦诗一起工作和生活。樊锦诗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是非常感动,但是在她的心里,她一直觉得自己对家人和孩子有非常大的愧疚!
樊锦诗的工作不仅仅是考古和保护文物,她还致力于推广敦煌文化和保护当地环境。她发起了一系列活动,推广敦煌艺术和文化,同时还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敦煌的天空、土地和水资源。她也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敦煌文物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支持。
在樊锦诗的努力下,敦煌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莫高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樊锦诗也因此被称为“莫高女儿”,她的“莫高精神”也被广泛传颂。

如今,樊锦诗已经退休,但她依然不断为敦煌文化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她曾经说过:“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考古,一是文物保护。我为这个事业奉献了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我爱这个事业,也爱我的家人和孩子。”
樊锦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的力量和奉献精神。她的选择和坚持,为保护敦煌文化和历史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明白,只有热爱和奉献,才能成就一段辉煌的历史。
商王朝“殷”与“商”之争终于破解 周原甲骨文给出了明确答案
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8:20:010001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Ⅰ
黄土高原的形成远在有史以前。自形成之后,自然的作用仍在不断演变之中。有了人类从事生产的活动,在自然的作用之外,又复增加了人为的作用。这就更促使黄土高原的面貌不时有所改变。迄至现在,若干地区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甚至与原来的面貌迥然不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12:05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小屯宫殿遗址
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殷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自1928年开始﹐中国考古学家长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先后达20馀次﹐揭露总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米。发现了宫殿遗址﹑甲骨卜辞﹑王室成员墓葬等重要遗存﹐为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中国考古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小屯宫殿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05:250000中国青铜技术来源:考古发现改写西来说,难怪蚩尤能“以金为兵”
夏商周时,中国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明,形成了浓郁的华夏风格,举世瞩目独一无二,但论及中国青铜技术的来源,一般认为源于西亚。考古显示:距今6000年前,在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出现青铜器,早于中国千年左右。据此,出现了中国青铜技术的“西来说”,即伴随着西方民族的迁徙,青铜技术从东南欧、西亚经过新疆和西北,最终传入中原地区。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27:050001日享一书WJw01《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6-01 10:5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