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对中国考古有什么影响:震惊中外(发现T型皂画)
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35:590阅
马王堆墓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发现,于1972年左右发掘出来的,其中总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稀文物,为考古学家们研究汉代初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那么马王堆墓对于我国考古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件事吧!
马王堆汉墓对中国考古有什么影响

在当时,长沙地下文物相当丰富,市面上充斥着许多商周时期的铜器和丝织品、瓷器等等古董,这些东西甚至被中国和西方的古董商们称为“长沙货”。而由于古代所带来的巨大的收益,所以当地也产生了不少的盗墓贼,人们将其称之为“土夫子”,土夫子的猖獗也使得我国文物遭遇到巨大的危机,因此后来专业的考古人员也开始来到长沙。

据说在1972年的时候,有一位民工在进行挖掘工作时,突然挖到一处土质奇怪的地方,不久马王堆就被人们发现了,考古学家们也迅速赶来。马王堆是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它的发现填补了汉初时期空白的历史,同时也是西汉墓葬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马王堆是“文革”以来我国第一次大型考古挖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十分艰辛,因此也是在我国考古史上一个重大的发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马王堆保存完好,因此也创造了考古学上多学科研究相结合和协作的一个典型范例,比如说当时出土的T型皂画就十分的重要。
T型皂画

马王堆中出土的皂画有很多,其中用来覆盖在棺椁上的皂画里画的是墓主本人的画像,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它承接了陈家大山皂画,也连接了东汉铭旌的发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马王堆的女尸为什么不腐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棘椎龙:非洲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
说到远古时代的恐龙,食肉恐龙总是容易被人记住,恐龙之王霸王龙是这样,棘龙也是如此。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叫棘椎龙的食肉恐龙,它出土于非洲,一起去认识看看。棘椎龙基本资料体型:棘椎龙是一种非洲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3米,与窃肉龙、剑节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57位,生活在距今1.12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9:15:180000打开皇后的棺材,跟老爸一起盗墓的儿子竟吓昏了,到底看到了啥?
原题:二盗清东陵(五)本文作者倪方六白天太忙了,这篇文章是半夜上来更新的。上面一连发了几篇二盗清东陵事件,此事没有聊完,这里接茬再说。上一篇说了盗清东陵时发生的诡异现象,康熙皇帝地宫棺内竟然出鬼火,这一篇要说的,比出鬼火更少见,事发惠陵地宫,盗墓贼打开同治皇帝和皇后的棺材后大吃一惊,真是活见鬼了,与老子一起盗墓练胆的小盗墓贼竟然吓昏了过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8:570000修建高速路发现古墓 专家都被气炸(古墓被盗)
修建高速路时发现的古墓已经被盗。在伊犁一处高速公路的建设工地,考古专家正在对一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这里位于天山脚下,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草茂盛,曾孕育出辉煌的草原文明。这些之前出土的文物既有着游牧文化的风格,又显现着农耕文化的厚重。这座大墓呈圆球形,高度有将近4米,底边直径超过了30米。古墓群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9:19:210006孙周勇:问道田野,志在兴邦:送别陕西考古领航人石兴邦先生
石兴邦是新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1954年9月至1957年夏,30多岁的石兴邦先生领导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史前遗址的大规模科学发掘,促生了我国首座遗址类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的诞生。半坡遗址的考古成果被学界称为中国考古的“半坡范式”,潜移默化的引领了中国考古学发展态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5: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