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暴龙:巨型蛇颈龙类生物(长15米/一口能吞下轿车)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06:440阅
海洋暴龙是一种蛇颈龙目下的海洋爬行动物,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海洋爬行类之一,一口就能吞下现代的一辆汽车,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5米左右,所以才被称为“海洋暴龙”,拥有着匕首状的尖牙、硕大的鳍状四肢以及蛇一般的脑袋和脖颈,最喜欢以鱼龙为食。
海洋暴龙的体型

海洋暴龙作为史前海洋爬行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它的庞大几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仅仅是它的一颗牙齿就相当于一根黄瓜大小,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嘴巴可能达到了好几米的长度,能够直接将一辆小轿车完整吞下,比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的上龙类生物-克柔龙的体型还要大上至少20%,这也使得它不仅会吞食鱼龙,还会捕获一些庞大的海鲢作为零食。
海洋暴龙的外形特征

海洋暴龙既然属于蛇颈龙目,那么它的外形就和大部分蛇颈龙类生物差不多,比如它们都有着灵活的鳍状四肢,小巧但是酷似鳄鱼般的脑袋,以及形似蜥脚类恐龙一样修长的脖子,但是海洋暴龙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点,比如它的体型最为庞大,但是脖子相对较短,并且它的前鳍较后鳍更加硕大,单单是一个鳍就长达3米。
海洋暴龙的生活习性

海洋暴龙的首批化石是在北极地区发现的,所以由此可以判断出它在恐龙时代很可能是栖息于北部海洋区域比较多。同时海洋暴龙拥有着无人可比的硕大体型,这也使得科学家推测它主要是以大型海洋生物为食,比如形似海豚的鱼龙就有很大可能是它最喜欢的食物,其次就是一些鱿鱼、海鲢等都可以作为辅助的食物来填饱肚子。
海洋暴龙的化石发现

在06年的时候才第一次发现了海洋暴龙这种新物种的化石,当时是由科研人员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上进行了挖掘才发现了这个足足有1.5亿年历史的史前海洋爬行类生物,当时虽然骨骼都散落着,也依然能够看出它的庞大,据说当时挖掘的时候由于是北极,所以地面的岩石和冻土非常的坚硬,挖掘了差不多100多吨才出土,单单是它的一块椎骨就像是盘子一样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讲座:张海:从仰韶到二里头——中原地区的早期文明化进程
本文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实践”系列讲座第七讲《从仰韶到二里头——中原地区的早期文明化进程》的讲座纪要。主讲人张海老师是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界新星和中坚力量,其博士论文广受业界好评。现将讲座纪要摘录于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050000荐书:榫卯间的一曲“古典乐”
“家青制器”为何物?田家青为何人?《明韵Ⅱ——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为何书?“明韵”之味“明韵”源自田家青先生于2006年出版的一书《明韵——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及2018年出版的《明韵Ⅱ——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酷爱古典音乐的田家青先生,给经他创新设计的具有时代风格的系列家具取名“明韵”,表明了其继承中国古典家具之集大成者——明式家具之精髓的主导思想,以及以韵味为上的艺术追求。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33:120000郭静云:最早的神明是指什么?
原创2016-09-11郭静云、刘芳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7月12日上午,来自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的郭静云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天地之交与先秦‘神明’之生机概念”的讲座,为我们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的神明观念的渊源、传承与演变过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来自其新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下编第三章。现将有关内容摘要如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0:030000上海挖出的神秘地宫 出现绝世珍宝(地宫珍宝)
上海隆平寺的地宫出土了佛教圣物舍利子。在四十年前上海施工队发现了一口枯井旁边有古代砖块,经过考古学家的鉴定后确认,这口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距今已经有着1000年的历史了。这使得专家非常的兴奋,赶紧对于这口井进行了清理工作,谁曾想他们竟然在井底发现了一些价值连城的精美瓷器。等到工作结束准备收工的时候,突然有人发现井底竟然开始渗水,难不成这口枯井复活了?上海寺庙我要新鲜事2023-04-02 02:37: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