嵴鼻龙:大型肉食恐龙(长5-6米/鼻骨长有细小冠饰)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54:530阅
嵴鼻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5-6米,属于大型肉食恐龙的一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鼻骨上方长有数个细小的片状骨质突起,被认为是争夺交配权而产生的饰物。
嵴鼻龙的体型

嵴鼻龙属于肉食恐龙中的中等体型,它的体长大多保持在5-6米,重量则差不多能够达到1吨左右,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能够排到312位,大小类似于现代的亚洲象,但重量还不如现代的一头犀牛重,类似于犹他盗龙、似角龙的体型。
嵴鼻龙的外形特征

嵴鼻龙拥有着非常明显的肉食恐龙的特征,比如它长有匕首状的牙齿,尤其是上颌骨前端的一对尖牙最为明显,并且它的前肢指爪尤其修长弯曲,能够轻易的撕裂猎物的皮肉,而它的后肢极为粗壮,共有四根趾,拥有着非常强劲的肌肉,所以奔跑起来也非常快速,再加上它挺直粗壮的尾巴也能为它提供更好的平衡。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它的鼻骨上长有很多骨质突起。
嵴鼻龙的生活习性

有研究发现嵴鼻龙比特异龙的游泳能力更好,所以它很大概率可能会捕食一些鱼类、鳄鱼等,当然它最喜欢的还是陆地上的恐龙,甚至是大型恐龙的化石上就发现了嵴鼻龙的牙齿痕迹,甚至还能追逐奔跑能手树龙、弯龙等,并且成年嵴鼻龙还会和幼崽一起进行觅食,也有人认为它可能在走投无路时也会吃一些腐肉。
嵴鼻龙的化石发现

嵴鼻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的犹他州中部地区发现的,这批化石当时就埋藏于甘梅萨采石场附近,当然除了这里之外,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境内也一样发现了不少嵴鼻龙化石,它们几乎全部都埋藏于侏罗纪末期对应的地层之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施工队最害怕挖到古墓 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文物归属)
没有主人的文物,全部都是国有资产。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发现的很多古墓以及文物,基本上全都是施工队在进行开凿的时候发现的,不过对于大多数的施工队来说,他们遇到古墓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特别在一些南方地带。毕竟那个时候在南方设立古都并不是很常有的事情,可即便如此,让不少的施工队表现得十分害怕。无主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3-05 13:46:20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石峡遗址
▲石峡遗址地理位置图中国珠江流域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镇西南。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3~1976年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遗址下层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前2700年。以石峡下层为代表的遗存,1977年被命名为石峡文化,为探索中国岭南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中、上层为青铜时代遗存。▲盆形鼎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06:120001古代城市很少“看海”,古人建的下水道为什么比现代有用?看看《唐律》上一条规定全都明白了
古代城市下水道管理考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全国多个城市进入了雨季“看海模式”,CCTV每天都会报道这方面的新闻。现代城市水道的泄水防涝能力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质疑,为什么花了那么多钱搞起来的下水道,在雨季到来时不起一点作用?大雨大淹,小雨小淹。(城市暴雨成灾)而在古代,这种情况“大城市现象”并不多见。我们可以来看看古代各朝的下水道的建设与管理。从唐朝首都长安城说起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03:530005「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洛阳西汉壁画墓
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村附近的两座西汉晚期壁画墓。一座1957年由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墓主不明;另一座1976年由洛阳市博物馆发掘,据出土印章,墓主为卜千秋。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两座早期壁画墓。此外,20世纪20年代在洛阳旧城西八里台曾发现一座类似的壁画墓,部分空心砖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43:430000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古人为何宁睡墓地,也不夜宿野庙
相信朋友们都知道咱们中国人自从古时候开始就非常注重风水学,老祖宗们对于风水这块是丝毫不敢马虎,尤其是在殡葬这一点上大家都是非常认真严谨的。就单单从挑选墓地来看其中就有很大的学问,要选一块风水宝地那必须是需要请有经验的风水先生来看一下,所以基本上有墓葬的地方风水都不会太差。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56:4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