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豆齿龙:龟蜥结合体(生活于浅水/三叠纪诞生)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35:300阅
中国豆齿龙是一种楯齿龙类生物,又被称为海豆蜥,属于一种水生爬行动物,诞生于2.48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它的外表看起来像是现代的蜥蜴和乌龟的结合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长有多块甲壳,尾巴极为修长,主要生活在浅水中。
中国豆齿龙的外形特征

中国豆齿龙是豆齿龙类中体型较小的,但也不排除发现的化石是未成年个体的可能性,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甲壳非常宽阔,就像乌龟一样都是由数片非常小且呈现六边形的小板骨组成,腹部则没有板甲,不过靠近边缘的甲壳则带有明显的脊状形状,而在脖子附近的甲壳则呈现三角形的金字塔样子,它的尾巴上也同样覆盖甲壳,并且尤其细长,长度几乎占到体长的一半。
中国豆齿龙的生活习性

中国豆齿龙虽然属于水生爬行动物,但是它的四肢非常短粗,也没有进化出类似滑齿龙的鳍状指爪,所以很明显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它具备水生生活的征象,因此科学家推测它的游泳能力很差,很可能多是在河岸边的浅水区生活,并且经常上岸,主要是以陆地上的甲壳类为食。
中国豆齿龙的化石发现

按理来说豆齿龙的化石大多分布于欧洲以及北非的某个地点,但是中国豆齿龙则是第一个在中国贵州省的关岭发现的楯齿龙类生物,这批发掘是在本世纪初期进行,不过化石数量并不大,但是这一次的发现比上一次早了至少百万年,可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挖掘,当时根据挖掘时的地层也推测出这种史前生物是生长于三叠纪时期。
中国发现的豆齿龙化石

其实除了中国豆齿龙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康氏雕甲龟龙的生物也是豆齿龙种属中的一种,也是目前在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且最原始的豆齿龙。豆齿龙之所以这样称呼,其实就是因为它的牙齿非常像是豆子一样,整个嘴巴看起来就像磨盘,不仅能够啃食带壳的昆虫,还能将软体动物研磨,甚至是带有硬壳的贝类或者螺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山沟里发现吐蕃古墓 出土纯金文物(重大发现)
考古队在被盗过的古墓里发现纯金文物。在青海省乌兰县的西里沟镇,考古队发现了一座吐蕃石期的超级大墓。在发掘到距离地表三米深的地方,专家发现了一具尸骨,在尸骨的旁边还有疑似盗墓工具的残留。专家初步估计它很有可能是一个被同伙杀害的古代盗墓贼。墓葬结构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2:00:270004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逐鹿中原”,意思是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一个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文化核心地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它有时强劲突显,有时也软弱黯然。但在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最强盛的历史朝代里,这个趋势表现得尤为醒目。因此,它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主流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45:5600011966年,袁崇焕墓被挖开,考古学家:原来我们被骗了三百多年
“然诺多死地,公忠成祸胎。与君从此辞,每恐流年催。”在过去的封建王朝时期,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叫做伴君如伴虎,换句话说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在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像文章开头这样的诗句。他们所表达的就是一些忠臣被皇帝赐死时心中的无奈和不甘。像这样的文人墨客,将军将领在历史上冤死的不计其数。他们或是被砍头,或是被流放,但唯独有一人却死得十分凄惨。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00:440000列强对中国实施文化侵略内幕惊人,盗墓、寻宝是他们常干的
原题:文化侵略对民国盗墓的影响本文作者倪方六被很多人忽视的,是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行为。这种行为,实比拿着枪刀直接往中国身上刺,更令人痛,更令人恨——文化侵略行为更恶毒,抢走了中国宝物不说,还破坏了中国优良的民族文化,罪恶深处是想把中国的文化精神割裂开。图: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铜象尊。商代晚期文物,现藏法国集美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37: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