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颈龙:侏罗纪的海洋之王(长3-6米/颈椎骨多达71节)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49:471阅
蛇颈龙是一种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1.5亿年前-2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可达3-6米,是侏罗纪时代的海洋之王,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脖子非常修长,四肢类似于鱼鳍,看起来就像是蜥脚类恐龙的“海洋版”,在德国和英国等地发现了完整化石。
蛇颈龙的体型

蛇颈龙虽然和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相比,并不算很大,但是它在侏罗纪时代却已经能够算是海上霸主了,成年后体重可以达到1吨左右,是一个现代成年人重量的14倍,单单是颈椎骨就多达71节,大小类似于现代的无鼻角龙、巴克龙以及犹他盗龙等。
蛇颈龙的外形特征

蛇颈龙的吻部是非常短的,但是它的嘴巴可以张到非常大,牙齿都是圆锥状的,颈部则非常修长,就像天鹅一样能够随意的弯曲,四肢则是呈现鱼鳍状,不过还是能够隐约看到五根脚趾,几乎全部都是由非常大的趾骨组成的,不过蛇颈龙的尾巴非常短粗,都是呈现非常笔直的锥状。
蛇颈龙的生活习性

蛇颈龙的尾巴非常短小,所以科学家猜测蛇颈龙的主要游动方式就是以鳍脚进行推动,而在游动的时候主要是以颈部转动来控制方向。不过由于蛇颈龙的颈椎不算灵活,所以只能做非常小幅度的动作。蛇颈龙属于海洋爬行动物,拥有着U字形的嘴巴,所以基本上都是以鱼类、箭石等为食。
蛇颈龙的化石发现

蛇颈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由玛丽·安宁在维多利亚时期发现的,当时在英国引起了非常巨大的轰动,它也是目前发现的第一批大洪水爬虫类动物。蛇颈龙和鱼龙发现于同一地点,而且由于两者非常相似,所以它的种名取名为接近蜥蜴,也就是因为它比鱼龙更加接近现代蜥蜴。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给孩子们讲12个文物故事,故宫《了不起的故宫宝贝》系列绘本发布
2月21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推出《了不起的故宫宝贝》系列绘本,新书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报告厅举办。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党委书记都海江等院领导,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吴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顾晓园、校长计金标等,以及其他文化旅游、教育、心理学等行业专家出席活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02:120002被盗古墓没有文物,却出土秦朝“电池”,考古队看到这一幕生气了
我要新鲜事2023-07-31 19:22:340000对当前冶铜起源研究及其内在矛盾的检视(中国冶金起源系列之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39:260000瓷器莲花纹在清代的巅峰状态
莲纹自东晋出现在瓷器上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到宋代已完全脱离了宗教影响,成为优美的纯装饰性题材。由于唐宋以来推崇牡丹,莲花已逐渐失掉其传统的优势地位。但深受人们喜爱的莲纹仍是宋代各大窑系中普遍使用的题材。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1:22:420000碳十四测年在汉唐时期的区分度问题
碳十四测年方法自被引入中国考古学界以来,主要被用来解决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年代问题,如夏鼐先生的《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就是运用碳十四数据解决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问题的经典案例。进入夏商周时期,碳十四测年方法也被应用于解决考古学上的年代问题,并试图与历史年代相对应,但是测年精度需要提高以满足需求。碳十四测年提高测年精度的方法有如下几种途径: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7: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