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驰龙:蒙古小型恐龙(长1米/仅有一根指爪挖掘蚁巢)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03:580阅
小驰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瓦拉慈龙科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1米左右,体重仅5公斤,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前肢短粗,只有一根大指爪,第一批小齿龙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
小驰龙的体型

小驰龙算是阿瓦拉慈龙科恐龙中体型较小的一种,体长最小的只有39厘米,而最长的也才1米左右,属于目前非似鸟龙类恐龙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只中型犬,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排到708位,体型完全类似于近鸟龙、耀龙以及胡山足龙等。
小驰龙的外形特征

小驰龙和大部分的阿瓦拉慈龙科恐龙一样,前肢都是非常短粗的,并且由于经常会挖掘蚁巢觅食,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了只有一根指爪的手掌,不过这根指爪非常的粗壮,但由于不够长,所以不能用来防御,小驰龙的后腿也非常细长有力,奔跑起来的速度极快。
小驰龙的生活习性

小驰龙虽然是属于肉食恐龙,但是由于它的体型较小,所以只能吃一些比较小的动物,尤其是隐藏在地下的昆虫或者小型哺乳类,所以它的单一大指爪也成为了它的有力摄食工具,能够轻易的挖开坚硬的地上蚁巢或者其他东西。如果是遇到危险的时候,它轻盈的身体和修长的小腿骨则能够使得它快速的逃离。
小驰龙的化石发现

小驰龙早期的化石主要是在蒙古国发现的,但这批化石并不完整,只有骨盆、后肢骨骼等碎片,科学家据此还是研究出它们很可能与近鸟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在02年的时候又有人发现了两具阿瓦拉慈龙类恐龙的化石,都非常小,于是科学家最初将其误认为是鸟面龙的未成年个体,但是直到08年的时候才由尼克·朗里奇研究发现它们应该是小驰龙的近亲,并且都属于成年个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藏王墓
吐蕃时期的王墓。年代为7~9世纪。位于今西藏自治区穷结县。现存陵墓8座。1959年中央文化部组织的西藏文物调查团曾进行勘查。墓群南傍班士诸山,北沿天河。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30:440000双足食肉恐龙:彩蛇龙 体长2米(化石仅一根破碎胫骨)
彩蛇龙是一种双足行走的肉食恐龙,种属存在一定的争议,一般认为它属于兽脚亚目中的窃蛋龙科恐龙,它的体长只有2-3米,有着非常修长且高挑的后肢,第一批化石是在澳洲南部的安达摩卡发掘的,但其中只有一根非常破碎的胫骨。彩蛇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46:060000小霸王孙策墓被盗经过,墓砖有铭文“万岁永藏”,挖出宝物甚多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策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孙坚不只自己厉害,他的子女在三国时期也都是风云人物。《三国志》称,孙坚生四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东晋人虞喜的《志林》则称,“坚有五子:策、权、翊、匡,吴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孙坚还有一女,名叫孙尚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40:030000裴李岗遗址:探寻早期中国根源文明
之前写过一篇《中原八千年文化之源——裴李岗遗址》,由于过去十多天再次到人家遗址考察学习,使自己对裴李岗遗址有了新的认识。裴李岗遗址位于新郑市西北约7.5公里的裴李岗村西地,双洎河在遗址的西边向南折向东流,在这里形成一个河湾。遗址位于河湾中部的岗地上,高出地面约3至4米,高出河床约25米。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4:370000绢本重彩肖像画的临摹技法与修复应用
在近代摄影技术流行之前,绘画为主要记录人像的方式,让先辈的容颜得以由图像流芳百世,供后人景仰。肖像画是实用艺术,常被排除在所谓的可赏性的绘画门类之外,能被妥善保存收藏的机会也就较小,而这些先辈的容颜和肖像画师的绘画技术也将被时代所遗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58: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