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鸟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米/类似鸵鸟/第三指内勾)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23:450阅
嗜鸟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虚骨龙类恐龙,诞生于1亿5600万年前-1亿4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2米,主要以腐肉或者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形酷似鸟类,第一批嗜鸟龙化石是在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的。
嗜鸟龙的体型

嗜鸟龙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体长一般都可以达到2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527位,体型类似于安尼柯龙、阿瓦拉慈龙以及阿纳柏斯龙等,算是侏罗纪时期极为迷你的肉食恐龙,还不如现代的一只山羊大,因此它大多是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的。
嗜鸟龙的外形特征

嗜鸟龙有非常明显的鸟类特征,一是它的嘴巴是非常尖锐的鸟喙状,但带有圆锥形的细小牙齿,二是它的脖子非常修长,整体呈现S型,因此看起来就像鸵鸟一样,三是它的前肢非常长且三根指爪弯曲有力,尤其是第三指能够紧紧的内勾住猎物,四是它的尾巴像鞭子一样修长,占到身体的一半,再加上后肢肌肉发达,所以它的奔跑速度也极快。
嗜鸟龙的生活习性

嗜鸟龙不仅外形非常类似鸟,而且它的生活技能也非常像始祖鸟,比如它的狩猎方式也是盯准目标后一跃而起将其扑到,非常像曾经的翼龙或者似鸟龙等,它们虽然体型不大,经常会以蜥蜴、小型幼年恐龙为食,但是有时如果是一大群在一起狩猎,也会尝试围攻一些大型的恐龙,当然实在没有食物时则会选择腐肉。
嗜鸟龙的化石发现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嗜鸟龙其实比鸟类出现的还要更早,第一批化石埋藏于美国的怀俄明州科莫崖周围,但是出土的仅仅只有一个单一的手部化石,所以了解并不多,早在1903年就将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种名主要是为了纪念当时美国博物馆的标本制作人员Hermann。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盗墓者动用手扶拖机运输盗出文物,省长办公会罕见专题研究反盗墓
省长办公会,专门研究反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1989年10月,甘肃省武威磨咀子汉墓群遗址上,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盗掘古墓葬事件。而甘肃境内在当年盗墓风很盛,不只磨咀子,在其他地方也有这种现象。据公开资料,甘肃主管副省长为此召开专题会议,商量反盗墓对策,这在共和国省长办公史上是非常少见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8:04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位置图中国黄河下游以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原属历城县)以东武原河畔称为“城子崖”的台地上。1928年吴金鼎调查发现,1930~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两次进行发掘,后由傅斯年、李济、梁思永等7人编著了考古报告集《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蛋壳黑陶杯▲黑陶罐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07:59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汉代社会的经济百态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8:28:320000清朝被灭亡了上百年 为啥还会有守墓人(清朝皇陵)
清朝的皇室陵墓有着守墓人是因为职业的传承.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在1912年的时候,随着溥仪的退位,也彻底宣告了清朝的结束.如今来看,清朝已经灭亡了111年之久,可是如今却在一些比较的地方,依然有一些人会给清朝的皇室陵墓当守墓人。皇室陵墓我要新鲜事2023-11-20 19:30:450000巨型泰坦恐龙:沉重龙 诞生于白垩纪/体长15-20米
沉重龙是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一种,属于巨型恐龙,体长15-20米左右,诞生于875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发掘的,这种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在1990年的时候才正式的进行命名。沉重龙的化石分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0: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