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蛋龙:与鸟类最像的恐龙(长1.8米/被误会偷蛋)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52:201阅
窃蛋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小型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大多达到了1.8-2.5米,外形非常酷似鸟类,嘴巴是类似鹦鹉的鸟喙状,并且头顶带有突起的冠饰,并且大部分都长有羽毛,第一批窃蛋龙化石是在蒙古国的德加多克塔发现的。
窃蛋龙的外形特征

窃蛋龙可以说是所有恐龙中最像鸟类的品种质疑,不仅全身长有大范围的羽毛,甚至在它们的骨骼结构上都能看出鸟类痕迹,比如肋骨上几乎全部都长有突起物,以此加固胸腔,并且尾椎后端长有尾综骨,能够固定大量的丛状羽毛,而且越原始的窃蛋龙羽毛痕迹越多,甚至像尾羽龙这样的原始恐龙的身上几乎全部覆盖了羽毛。

窃蛋龙基本上都拥有着非常显眼的冠饰,颅骨整体较短,但是嘴巴很大,鼻部和上颌隆起,看起来有点像是火鸡或者鹦鹉的喙状嘴巴,虽然嘴巴里没有牙齿,但是喙也能够像叉子一样切割和钳住食物,它的后肢非常修长,尤其是小腿骨很长,指爪也尖锐且弯曲,这也使得它能够高度的进行奔跑。
窃蛋龙的生活习性

窃蛋龙的食性可能是杂食,因为它们有力的喙状嘴,除了可以切割和啃食植物的树叶和种子之外,还能刺穿贝类或者蛋的壳,不过并不是所有窃蛋龙都喜欢吃蛋,但是它们很可能非常热衷于偷蛋,因为在第一批化石出土的时候就同时发现了一窝蛋和一具窃蛋龙化石,当时美国纽约博物馆就分析认为它可能是在偷原角龙的蛋吃或者孵化,于是将其取名窃蛋龙。
窃蛋龙的化石发现

在1920年的时候,由美国纽约博物馆主导的中央亚细亚考察计划中,当时就对蒙古国的戈壁地区进行了挖掘,最终收获了大量的窃蛋龙化石,当时这批化石中有一个破碎的颅骨和一窝蛋化石,于是科学家就认为窃蛋龙很可能是在偷盗蛋的过程中被杀死,但是直到1993年的时候,马克·罗维尔博士却提出它很可能是在保护自己的蛋,而不是偷盗,因为它在后来发现的窃蛋龙化石中发现了不少类似的蛋,并且蛋中还出现了窃蛋龙的细小骨骼。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宝鸡一座简陋的古墓 却出土高价值宝物(古墓宝物)
宝鸡一个简陋的古墓里发现了200多件珍贵文物。在我国的陕西地区出土了很多的墓葬,而这些墓葬当中往往都有着令人惊叹的古代文物,除了西安地区之外,陕西的宝鸡地区是古墓的重点挖掘地区。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一些规格比较高的古墓才会有着有价值的宝物,但实际上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宝鸡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0:16:180000把母亲的墓穴埋葬到河边 多年后出现奇迹(墓地选址)
郭璞给母亲的墓地选址从没被水淹过。虽说我国的风水学历史悠久,但是一开始风水学并没有准确定义,直到两晋时期,证明术士郭璞给风水做了准确定义,因此它被称之为风水学的鼻祖,不仅注释过很多古迹文献,还能够准确的预测到河水改造。不过最终让他名声大噪的事件还是他给去世的母亲选墓址。风水学问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33:040000张忠培先生与良渚的故事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了纪念这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7月6日定为“杭州良渚日”。每年的这一天,杭州和余杭都会开展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纪念活动。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想起良渚的恩人——张忠培先生。张先生对良渚遗址保护、考古研究、文化传承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感恩。0000新发现 | 新疆呼斯塔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新收获
呼斯塔遗址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北部,阿拉套山前的呼斯塔草原。2016~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此进行了连续4年的考古工作。发现并确认呼斯塔遗址系一处由遗址核心区及外围遗迹组成的,面积超过12万平方千米的青铜时代超大型聚落(图一)。图一呼斯塔遗址主要遗迹分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09:420000纤角龙:北美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2米/嘴巴像鹦鹉)
纤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只有2米,诞生于68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颈部带有扁平状的颈盾,但是它属于原始角龙类,所以颈盾非常短,长有鹦鹉状鸟喙嘴。纤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38: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