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颈龙:西藏植食蜥脚恐龙(属于疑名/以蕨类为食)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37:540阅
健颈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末期,主要以蕨类植物和树叶为食,平时大多都是使用四足进行行走,第一批健颈龙化石出土于中国,但是目前还处于疑名状态,属于无资格名称,不过也有人推测它可能是属于梁龙科恐龙。
健颈龙的化石发现

健颈龙的第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国的西藏地区,科学家只了解到它可能属于一种蜥脚类恐龙,但是还没法明确它的种属,所以至今都没有为它进行正式的命名和描述,仅仅只是在1985年的时候由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赵喜进提到过这个恐龙种属,并成为了西藏健颈龙,主要是根据它的特点取名,含义就是“巨大的脖子”,不过之后也有人认为它属于蜥脚亚目下的梁龙科恐龙可能性更大。
西藏发现的恐龙

目前为止在西藏发现且正式被命名的恐龙只有芒康龙一种,不过在西藏的昌都发现的恐龙化石其实并不少见,但是由于当地的地质活动比较剧烈,所以化石大多非常破碎,所以很多恐龙都没法进行分析,就像健颈龙一样,科学家对其进行的了解也非常少。
蜥脚类恐龙的特征

蜥脚类恐龙一共多达100多种,它们大多具有类似酒桶状的短粗躯干,但是它们的尾巴和脖子都非常修长,四肢则比较粗壮,呈现圆柱形,这类恐龙也是目前地球上有史以来最重最大的恐龙之一,甚至在陆地生物中都是非常少见的庞大物种,因为它们的体长普遍超过了10米,最长的甚至可以达到40米以上。
梁龙科恐龙的特征

梁龙科恐龙是蜥脚亚目下体长最长的恐龙之一,普遍长度都可以达到27米,拥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脊椎,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吊桥一样,四肢像桥墩一样粗且有力,而尾巴则像是鞭子,它们的脑袋还非常的修长且在头顶长有一对硕大的鼻孔,不过它们的牙齿非常细小,呈现棒状,非常适合研磨坚硬的植物根茎。假如健颈龙确实属于梁龙科,那么它的体型应该也不会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国考古百年|带你回顾半坡遗址的发掘
作者:贺卫良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将陕西列为开展考古工作的重点区域。1951年初春,苏秉琦先生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调查发掘团来陕西进行考古调查,石兴邦先生为成员之一。调查团主要在西安南郊丰镐一带进行调查和试掘,在工作结束前曾到西安东郊做了短期的调查工作。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04:310001乾隆帝清东陵隆恩殿内原陈列大量文物(完整清单),去向至今成谜
裕陵隆恩殿宝物细目本文作者倪方六接着说有关清东陵被盗的事情。前面的文章中,说是乾隆皇帝地宫中随葬品,其实除了地宫宝物外,乾隆纪念馆即裕陵地上建筑隆恩殿内,还陈列了许多宝物,而且数量很大。(隆恩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56:210002强硬与努力的代名词——吉米·巴特勒的篮球生涯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0:390000玛雅遗址上的中国考古人 在洪都拉斯探寻与中华文明神秘关联
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有着许多神秘的古代文明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玛雅文明。而近年来,有一批中国考古学家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寻找与中华文明相关性的探险之旅。玛雅文明是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500年左右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地区繁荣发展的一种古代文明,它以建筑、数学、天文学、文字、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而闻名于世。然而,有一些神秘的现象,让玛雅文明的历史更加耐人寻味。我要新鲜事2023-04-24 23:50: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