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塔角龙:加拿大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70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03:410阅
在几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恐龙的种类和数量是极多的,而在这里面最不缺的就是大型食草恐龙,其中著名的角龙类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艾伯塔角龙,它体长可达6米,头上有三只角,头后有长的头盾,不仅防御力惊人,攻击力也很强大,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艾伯塔角龙基本资料

艾伯塔角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6米,浑身肌肉结实,头上还有尖角,战力与防御力惊人。就体型而言,艾伯塔角龙与大眼鱼龙、无鼻角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12位,生活在距今1亿-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艾伯塔角龙化石

1923年,艾伯塔角龙化石首次发现于北美洲加拿大亚伯达省的老人组,其化石是一个完整的头部化石,以及颅后身体的碎片。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艾伯塔角龙是尖角龙亚科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坎潘阶中期)的北美洲。
艾伯塔角龙形态习性

与其它角龙一样,艾伯塔角龙脸部也有三只角,头后有长的头盾,在眼睛上方的两只额角较鼻角为长。艾伯塔角龙浑身肌肉结实,体重惊人,其头上的角也能造成惊人的破坏力,所以它生存条件相对较好。而作为一种四足的大型草食性恐龙,艾伯塔角龙主要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物。
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北美洲发现了169种,加拿大发现了46种,其中就包括艾伯塔角龙、伤齿龙、准角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碳十四测年在汉唐时期的区分度问题
碳十四测年方法自被引入中国考古学界以来,主要被用来解决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年代问题,如夏鼐先生的《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就是运用碳十四数据解决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问题的经典案例。进入夏商周时期,碳十四测年方法也被应用于解决考古学上的年代问题,并试图与历史年代相对应,但是测年精度需要提高以满足需求。碳十四测年提高测年精度的方法有如下几种途径: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7:030000河南一农民挖到古墓 给乡亲巨额封口费仍被出卖 现文物禁止展出
文物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藏,它们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但是文物的保存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古往今来,盗墓者都忙着挖墓,通过挖墓获取利益,这也导致文物的大量流失。现代考古学的发展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帮助,通过考古工作,可以找到古墓的位置,挖掘出未知的文物,使埋藏在地下的历史再次浮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展眼界。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18:3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