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3.5米/距今90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29:460阅
在《侏罗纪公园》中,大家看到过许多恐龙,最著名的当属霸王龙、剑龙等。其实在这里面,还有一种恐龙容易被人忽视,它就是克氏龙,一种曾经生活在中国辽宁的小型食草恐龙,不过它小归小,其尾巴尾端的锤子却很致命,稍不留神,一些食肉恐龙会被它锤死,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克氏龙基本资料

克氏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3.5米,身披盔甲,有很强的防御力,同时它尾端的锤子有极强的攻击力,许多食肉恐龙也经不住它一锤。就体型而言,克氏龙与蜥鸟龙、山西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44位,生活在距今1亿-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克氏龙化石

克氏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北票市下府乡双庙村的孙家湾组,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头骨和部分骨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断克氏龙是甲龙亚目甲龙科恐龙的一属,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的辽宁,是种小型食草恐龙。

形态习性:克氏龙长约3米,是种体型中等的甲龙类恐龙,其特点是自颈部开始有甲板,身体两侧有对称的装甲,鳞甲有多种不同形状,尾巴末端有棒状尾槌,跟美甲龙类似。克氏龙牙齿较小,有锯齿边缘,这说明它是食草恐龙,主要吃植物的叶子。
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美甲龙

美甲龙是一种强壮的具重甲的食草恐龙,它长着一个大脑袋,上面长满骨质脊突,身体两侧长着尖刺,整个背部由成排的甲片突起保护着,尾巴末端有一个可以攻击的“锤子”。它们可以摇晃攻击,虽然是食草恐龙,但战斗力一点也不弱于食肉恐龙,是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查看更多】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中国目前发现了169种,辽宁发现了35种,其中就包括克氏龙、北方龙、红山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未来辽宁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之江轩|“让文物‘活’起来”背后的故事
《习近平浙江足迹》中有这样一个故事。2003年7月16日,习近平同志视察良渚,工作人员向他汇报“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关停有困难”。“明天,就去湖州。”习近平同志当机立断。次日,他就赶赴湖州调研。很快,这几家石矿场彻底关停。2008年9月,良渚博物院向社会开放。约1个月后,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良渚,嘱咐良渚博物院院长:“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31:280001防空洞冒“鬼火”,军区领导想弄清咋回事,考古专家看后要求保密
长沙发王堆汉墓的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说到马王堆,喜欢考古的网友都应该知道,但是,有关这座墓发现和发掘过程中的细节,大家未必全知道。当年,如果不是几位民国时盗过墓的老探工现场确认,马王堆也许就在防空洞工程中,被破坏了。马王堆位于当年长沙市五里牌外的东屯渡附近,是一处椭圆形的大土堆,现在已不是郊外农村,处于城区中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5:430000考古人物:田建文:归心田野守初心 叩问苍穹溯本源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也许,可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研究馆员田建文身上找到共鸣。1980年,年仅15岁的田建文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省属大学。对不少人来说,这样的工作是满意的。然而,对于立志田野考古的田建文来说,这意味着不能干田野考古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080001古墓中发现国宝文物 墓葬主人居然如此身份(超级古墓)
西安的一个小村口树立着的石碑是国宝级文物。90年代末期,陕西西安的一个小村子突然出现了一群人。只不过这群人鬼鬼祟祟,趁着天黑去往了这个村子的片儿空地,而他们要进行的就是盗墓活动,只不过这会儿盗墓贼在盗墓的时候,居然使用了炸药,一下子把周围的村民们都给吵醒。虽然村民们来到这里查看就近,但是在村民们到来的时候,盗墓贼已经将里面的不少文物给偷走。专家调查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1:18:17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姜寨遗址
▲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分布图(姜寨遗址位置图)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临河北岸,地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姜寨聚落遗址复原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45:3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