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脊龙:新疆中型食肉恐龙(长5米/距今1.7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21:292阅
提起恐龙,相信很多人印象中都是那些大型食肉恐龙,比如霸王龙、沧龙等。其实在恐龙世界中,食肉恐龙还有是大家不知道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单脊龙,一起去认识看看。
单脊龙基本资料

单脊龙是一种新疆的中型食肉恐龙,它体长5米,高约2米,体重700公斤,与沼泽龙、马什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66位,生活在距今1.7亿年前的中侏罗世。
单脊龙化石

单脊龙化石发现于中国新疆的石树沟组,化石并不完整,只有部分骨骼。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测单脊龙是一种原始的中型坚尾龙类恐龙,生存于侏罗纪中期的中国。单脊龙的属名意为“有单一头冠的蜥蜴”,意指它们头颅骨上的单一冠饰。

形态:单脊龙也叫单棘龙,它身体结构匀称,后肢强壮有力,可以快速奔跑,前肢短小但指爪锋利,背部长着一排棘刺;另外,单脊龙头顶上长有一个冠饰,冠饰覆盖了整个头颅,它的作用可能是用来求偶时显耀。

习性:单脊龙的上、下颌较长,而且长满了锋利的牙齿,这让它在捕猎的过程中能牢牢地咬住猎物的要害部位,并且利用前肢的辅助,从而轻松地杀死猎物。据猜测,单脊龙可能经常出现在水域附近,植食性恐龙饮水的时候,它就会趁机而出进行捕猎。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中国发现了169种,新疆发现了20种,其中就包括单脊龙、特暴龙、乌尔禾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与更多的恐龙被发现。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初步认识屈家岭遗址出土的铜器和冶炼活动的遗存(冶金起源之四)
【编者按】中国冶金技术起源于何方何时?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是涉及到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大命题。郭静云教授团队近期刊发《中国冶炼技术本土起源:从长江中游冶炼遗存直接证据谈起》(郭静云、邱诗萤、范梓浩、郭立新、陶洋著,全文分上下篇,分别刊发于《南方文物》2018年3期和2019年3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09:160000岳洪彬:商代的“黄泉观念
#冰雪2022#殷墟王陵区共发掘十余座带墓道的大型墓葬,其腰坑的底部距地表的深度普遍在11~14米,远远超过同时期商代水井的地下潜水线,可证在王陵区商人营建大型墓葬时,墓穴(尤其腰坑)的深度均应穿透地下水,达到“下及黄泉”的效果。本文认为,这正是商代社会中“黄泉观念”的体现,商墓底部的腰坑就是死者灵魂通往黄泉路的入口,腰坑中的殉狗就是通往黄泉路上的引领者。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1:37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01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02项目负责人梁岩华遗址概况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部,温州古城北大门——朔门之外,南依古城,北邻瓯江,东靠海坛山,隔江与江心屿双塔遥相呼应(图一)。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09:300001秦始皇祖坟被盗,56件“金文物”流失,专家:必须无偿归还我国
古人认为,死后去往极乐世界可以将在世时的财宝也可以一并带走,于是厚葬文化便开始兴起,越是身份尊贵的人去世后,古墓中的陪葬品就越多,渐渐的,墓中的陪葬品数量也成为了古人衡量身份的一种方式。但因为这一文化的兴起,盗墓贼这个行业也渐渐地发展起来。这些盗墓贼疯狂的盗墓,将墓中的文物贩卖,不仅造成了我国鱼龙混杂的文物现象,还导致很多文物流失海外,就比如“大堡子秦墓”中了56件金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7-11 20:57:360000林壹:旧石器考古发掘方法再思考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