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峡龙:北美中型肉食恐龙(体长6米/出土于墨西哥)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16:050阅
屿峡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暴龙超科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到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出土于北美的墨西哥,体长可达6米之多,属于中型的兽脚类恐龙之一,也是墨西哥唯一的一种暴龙超科恐龙。
屿峡龙的体型

屿峡龙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只有6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之中体型只排在第312位,和巴克龙、犹他盗龙以及大眼鱼龙等有着相似的大小,相当于现代的一头非洲象的体长。
屿峡龙的化石发现

屿峡龙属于墨西哥目前为止唯一发掘出的暴龙超科恐龙,不过由于化石非常稀少且破碎,所以科学家最初时并不能很快的判断它就是属于暴龙超科的,据说当时只是通过坐骨与暴龙科有几分相似,才推测它们可能有亲缘关系。

但是由于屿峡龙的脑部化石很厚重,特别是额骨部分,所以并未将其纳入暴龙科,而是认为它可能是衍化物种。于是在04年的时候,由一位叫做汤玛斯·荷兹的专家重新将屿峡龙和暴龙超科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终确定屿峡龙是属于暴龙超科类的。
屿峡龙的名字来源

屿峡龙的唯一一批化石就出现在墨西哥,当时埋藏于当地的La Bocana Roja组,因此才将其的属名以地名进行了命名,取名为“屿峡龙”,直到1974年的时候,由专家Ralph完成了最终的分析和描述。
墨西哥发现的恐龙

墨西哥发现的恐龙也并不多,其中包含屿峡龙、威拉弗龙两种恐龙,屿峡龙则是其中体型最小的,体长只有6米,而体重也只有1.5吨,而威拉弗龙则是其中最大的,体长可达9-10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两者都是诞生于白垩纪末期,不过威拉弗龙主要是以植物为主食的,而屿峡龙则更可能是食肉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观点 |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几点思考
数字技术无疑是当前世界重大而深刻的技术进步,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技术只是理解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工具,并非文明的全部,赋予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的还有艺术、宗教、道德等更多形式。文化遗产就是不同价值信仰下人类生存发展的遗存。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文化遗产本体,更重要的是要保存文化遗产承载的文明样式。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崖墓
汉代在山崖或岩层中开凿洞穴为墓室的墓葬。墓的规模大小不等,墓道多为狭长的横穴,一般都附有排水设施。崖墓在东汉时流行于四川地区,并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崖墓中的随葬品与同时期的砖室墓基本相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3:560000世园会工地找到的古墓 老婆富贵老公寒酸(将军墓)
世园会的墓地埋葬的是一位魏晋时期的将军。在北京市八达岭长城以北的南菜园地区,世园会施工队挖出来一大片古代墓葬区,年代从西汉到明清,时间跨度长达2000年,这让专家感到异常兴奋。规模如此巨大的墓葬群,其地底下一定陪葬有丰富的文物,考古队员们个个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开始挖掘工作。进入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44: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