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齿龙 长有硕大的门牙(窃蛋龙中唯一的植食恐龙)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2:39:380阅
切齿龙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窃蛋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2800万年前的白垩纪初期,第一批化石发掘于中国辽宁省的北票市,拥有着兽脚类恐龙中唯一的植食性特征,颌骨的前端带有非常平直的门牙,从而也以此命名为切齿龙。
切齿龙的外形特征

切齿龙虽然是属于窃蛋龙科恐龙的一种,但按照它的颅骨结构来看,它很可能是介于虚骨龙和窃蛋龙之间的恐龙物种,因为它和大部分窃蛋龙不同的是,要知道窃蛋龙外形大多和鸟类很相似,比如巨盗龙等,比如鸟喙状嘴、羽毛等。但是切齿龙没有太多的鸟类特征,所以也有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这一分支中最早期的成员,有着非常特化的头骨,不仅非常短而且位置还高。

而且最为神奇的一点就是窃蛋龙科恐龙全部都是以肉食为主,比如其他恐龙的卵或者昆虫等,但是切齿龙却拥有着一嘴植食性恐龙的牙齿,比如上颌骨的前端长有平直且迟钝的门牙,只能切割树叶,但很难刺穿肉类,而门牙的周围更是生长了不少的臼齿,而这样的牙齿只能做出磨损食物的动作,而很难将猎物撕裂,所以它可能也是窃蛋龙科中唯一一个带有植食性特征的恐龙。
切齿龙的化石发现

最早的一批切齿龙化石是在中国的辽宁省北票市发现的,之后由徐星等人在02年的时候发布了论文,将其命名为“高氏切齿龙”,这都是因为这批化石中最显眼的就是那两颗位于嘴巴前端的门牙,就像是老鼠和兔子的牙齿一样。而切齿龙的植物性特征的证据还不止这些,其实之后科学家还在它的胃石化石中发现了植物的痕迹,这也就意味着兽脚类恐龙的生活范围和食性范围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肉食恐龙延伸出植食性恐龙

科学家认为在都是肉食恐龙的群体中出现植食性恐龙是有可能的,这在演化学上叫做“趋同进化”,这往往与生物的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切齿龙的存在很可能就是这样来的,就像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哺乳动物的一种,但是众所周知熊猫最喜欢的就是竹子和竹笋,并且是地道的素食主义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魏坚:中国古代酿酒的考古学观察
中国有关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而,酒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酒文化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考古学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48:290001郭伟民:构建湖南远古历史的新视角
【说明】本文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先生为《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一书所作之序。该文以宏大视野透析中国文明与湖南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应是将来工作和努力的方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8:220000担心有毒,用酒精给墓坑“消毒”,因塌方弃盗,河南盗墓者又来了
山东莒县城阳王3号墓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有个成语,叫“勿忘在莒”,啥意思呢?喻诫人不能忘本。此语出自《吕氏春秋·直谏》,说的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小白,当年尚未成为国君时在莒国避难的事。齐桓公成了齐国国君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傲视群雄,自信满满。这时候,国相管仲提醒齐桓公,“毋忘在莒”,意思是要记住当年落难莒国的事,毋忘初心。“莒”,即莒国,今为莒县。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8:330002楯甲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6米/不具备攻击性)
一般来说,就算是食草恐龙,因为生存环境的原因,也是极其凶狠的,比如美甲龙,它是食草恐龙,但能锤杀同体型的食肉恐龙。不过楯甲龙例外,它是一种性情温和的食草恐龙,不具备攻击性,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楯甲龙基本资料体型:楯甲龙是发现于北美洲美国的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6米,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269位,生活在距今1.16亿年-91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59:180001路新生:试论疑古史学对蒙文通的影响
【内容提要】蒙文通是疑古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古史专家。他的中国传说时代古史研究既与“疑古派”学分两途,同时二者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剖析蒙氏之学并参考“疑古派”以外学人的正面性评价,对于今天正确认识“古史辨派”疑古运动具有一定的表征意义。【关键词】“疑古派”/蒙文通/传说时代古史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