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蜥脚类恐龙:伊森龙 股骨就有65厘米长(是人的2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2:31:330阅
伊森龙是一种最原始的蜥脚类恐龙之一,诞生于2.1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由于第一批化石是在泰国发现的,所以它的拉丁文名称意为“东北泰国蜥蜴”。伊森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四肢着地爬行,并且股骨超长,属于真正的蜥脚下目恐龙。
伊森龙的外形特征

伊森龙的头部相对于身体是非常小的,它的牙齿则有着非常典型的植食性恐龙的特征,就像大安龙一样,它的牙齿几乎大多都呈现勺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主要是以四足着地进行活动,并且躯干非常的巨大,因为出土的股骨化石非常的修长,可达65厘米,是一位成年人的2倍之多,所以它的体重预估在15吨左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这也是蜥脚下目恐龙具有的典型特点。
伊森龙的生活习性

伊森龙的全身都是绿色的,这样能够在森林中进行很好的藏匿,也就是像变色龙一样,一旦遇到危险伊森龙就会在树林中一动不动或者进行躲藏,最终逃过敌人的视线。伊森龙属于蜥脚下目恐龙,所以它的体型很大,但牙齿很小,不过由于牙齿呈现勺状,所以能够像耙子一样咬住树叶之后向后拉扯,最终将其扯下来进行咀嚼。
伊森龙的化石发现

伊森龙的第一批化石就是在泰国的伊森地区发现的,其中包含了部分脊椎、肋骨以及股骨,尤其是股骨非常的惹人注目,因为股骨的长度达到了65厘米,并且这还是受到了严重磨损的未成年伊森龙的化石,所以可想而知它的体型到底有多么的巨大,科学家曾经推测它的体长可能已经达到了6.5米。

伊森在泰国的东北部,气候干燥且人烟稀少,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泰国来说,伊森地区算是少数的没有对外开放的区域,所以才有幸将伊森龙的化石保存下来并且发掘出出来,也导致伊森龙的拉丁文名字就是因此而来,含义为“东北泰国蜥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桑兵:东方考古学协会述论
0005管住嘴,不迈腿,过年时懂事女人都应知道啥意思!
女人过年的规矩本文作者倪方六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五了,过了小年,就进入过大年程序了。过大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最热闹喜庆的活动,老小欢聚一堂,男女欢声笑语。但是,过大年也是有讲究,虽然今天的规矩少了,但多少还是讲究的。过年最重要活动之一是祭祀,国有国祭,家有家祀。在过去,年终大祭是朝廷最看重的祭祀,要祭天祭地祭祖宗。民间主要是祭祖,是过年时每家必做的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45:060000巧合角龙:大洋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1.12亿年前)
在七大洲中,亚洲是发现恐龙最多的地方,而大洋洲和南极洲则出土恐龙最少的地方,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带来的是巧合角龙,它就发现于大洋洲,体长仅有2米,生活在1.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吧!巧合角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31:530000把考古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坛罐山旧石器遗址考古有感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25:4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