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蜥脚类恐龙:伊希斯龙 体长可达18米(脖子极短)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53:301阅
伊希斯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达18米,体重则为14吨,但是它不像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伊希斯隆的脖子并不修长而是非常短且直的,并且前肢比后肢更长。第一批发现的伊希斯龙的化石发现于印度。
伊希斯龙的外形特征

伊希斯龙具有非常典型的蜥脚类恐龙的特点,四肢非常的粗壮,看起来就像大象的腿一样,尾巴也非常修长,脑袋和梁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较长且尖,但是整体看起来很小,而它的颈椎却非常短粗,这一点和其他的蜥脚类恐龙完全不同,比如梁龙的脖子几乎是它身体的一半还多。
伊希斯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家曾经分析了伊希斯龙的粪石,发现这个粪石的表面几乎遍布了真菌,而这些真菌都是树叶才会感染的病原体,那么也就意味着伊希斯龙很可能是植食性恐龙,才会从肠道中排出这样的病菌,因此伊希斯龙也被认为是蜥脚类中最晚期的植食性恐龙。
伊希斯龙的种属关系

伊希斯龙最初被认为是泰坦巨龙类恐龙中的一种,而在蜥脚类恐龙中,巨龙类恐龙几乎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是之后却发现这个巨龙类的范围实在太过宽泛,不仅是在印度,还有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欧洲,还有阿根廷等都拥有着非常多的泰坦巨龙类恐龙的化石,而经过统计后发现,它们的跨度直接达到了6千万年,所以之后很多人都认为巨龙类是一个无效的种。

于是便有人决定将巨龙类的恐龙进行重新的评估,最终仅仅只留下了5种而已,而且包括巨龙亚科、超科等几乎也都通通的被取消了。伊希斯龙也在这之后直接代替了巨龙类这一称号,在03年的时候更是被印度的统计研究所确立为一个独立的种属。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从编辑角度谈考古发掘简报的编写
考古发掘简报是田野发掘成果的简要报道,其内容包括遗址位置、自然环境、发掘概况、地层堆积、遗迹、遗物、文化属性、分期与年代等。因考古发掘报告的出版需要一定时日,故发掘简报就成为向社会及时公布考古成果的重要方式。作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发掘简报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对于推动考古学研究、促进文物考古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0000盗墓探出三棺坟,徒弟说中间是男棺两边大小老婆,师傅为何说不对
夫妻合葬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快到清明节了,又要上坟了,来聊聊葬俗。现在大家死后都行火化,骨灰装进骨灰盒,葬在公墓,相对比较简单。但在过去,就不一样了,穷富都会有家庭(族)人员葬地,即所谓茔地。人死后葬是要进茔地的,埋的位置有讲究。这个讲究,就是“葬法”。所谓“葬法”,通俗说来,人死后墓地安排的“指导性意见”,正规点说叫墓地规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06:140004山西挖出的晋国墓 墓主腹中居然有动物(古墓疑惑)
古墓中墓主肚子中的残骸是未出生的婴儿。之前一段时间,我国考古学家在山西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墓。在进入墓室后,专家惊奇地发现,墓主身怀六甲,姿势诡异,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肚中的孩子竟然疑似动物的残骸,专家至今都没能揭开墓主人的死因和身份。山西晋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0:10:150000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01:100000王重民先生与文献学
王重民(1903-1975)中国目录版本学家、敦煌学家、图书馆学家。河北高阳人。字有三,号冷庐。王重民先生的启蒙老师是他担任乡村塾师的父亲。读书时,王先生非常仰慕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古人,也因此铸就了他在学术和做人上始终如一的追求。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1: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