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偷蛋龙类:雌驼龙 体长近1-2米(嘴巴像鹦鹉)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37:450阅
雌驼龙又叫做母鸵龙,是一种新兽脚类恐龙,属于偷蛋龙科的一种,外形和鸟类非常相似,都是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体长只有1.5-2米,算是小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的南部发现的。
雌驼龙的外形特征

雌驼龙的嘴巴是类似鹦鹉嘴的尖喙状,就像鹦鹉龙科的红山龙一样,雌驼龙的整体看起来很像鸵鸟,它的躯干和后肢较粗壮,而前肢则比较退化瘦弱,尾巴上还带有一定的羽毛,据科学家推测雄性的雌驼龙的尾巴是可以展开的,当它在向雌性雌驼龙进行求爱的时候,就会像现代的孔雀一样炫耀自己的羽毛。
雌驼龙的化石发现

雌驼龙目前已经发掘的化石非常少,据说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南部的耐梅盖特组发掘出来的,当时这批化石大多埋藏于Bugin Tsav地层中,在正模化石中缺乏了尾骨、部分脊椎骨等,其中查看颅骨就能看出这种雌驼龙的眼睛和鼻孔非常大,鼻子也是因此隆起的,所以嘴巴才会呈现鹦鹉嘴状。
雌驼龙的名字来源

雌驼龙的名字最初是来自于发现地的蒙语名称“Ingen Khoboor”,而种名则是以苏联圣彼得堡俄科院的专家的名字进行的命名,因为他曾经对此项化石考察向瑞钦·巴斯伯提过建议,但是之后却发现雌驼龙的名字被一种线虫动物已经使用了很久,所以便将名字又更改为蒙古文“旅行者”,是指它硕大的拇指看起来就像是在搭便车时的姿势。
雌驼龙的种属:偷蛋龙科恐龙的特征

偷蛋龙科的恐龙都有着非常硕大的短口鼻,嘴巴都是喙状的,脑袋看起来很像鹦鹉,比如河源龙,并且头顶带有头冠,部分原始类品种可能会在上颌处长有少量的牙齿,或者时尾巴上带有羽毛,主要是以其他恐龙的蛋或者软体动物等为食。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增订版)出版笔谈
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所著《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增订再版,在中国考古学走过百年历程迈入新时代征途中,重新修订出版增益学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日,故宫博物院—吉林大学张忠培考古研究中心、故宫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考古部邀请业界部分学者为此进行了笔谈,以期传承、弘扬老一辈考古学家治学成就与治学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著者:张忠培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14:0600011梁漱溟:对异己者的态度
对方即与我方向不同的人,与我主张不同的人,我们都要原谅他,并要承认对方之心理也是好的,不应作刻薄的推测。同时,在自己的知识见解上要存疑,怕也不必都对。我觉得每个人对自己之知识见解,常感觉自己不够,见闻有限。自觉知识见解低过一般人,旁人都像比我强。这种态度,最能够补救各种不同方向(派别)的彼此冲突之弊而互相取益。0001为何要用“酉”与“鸡”相配,用“子”“寅”等其他字就不行么?
“酉”为什么与“鸡”配合?本文作者倪方六但是,这么说“酉”与“鸡”有什么关系呢?在十二地支中,为什么要用“酉”字与“鸡”相配,用“子”、“寅”等其他字就不行么?或者说将“酉”与老鼠、老虎相配难道就不可以么?这个问题很多古人也想知道答案,为此曾作出种种推想。其实,这个里又涉及“地支纪时”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36:5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