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嘴龙:亚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975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59:393阅
目前为止,地球上已挖掘出超过700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在这其中,很多都来自蒙古国,比如前面介绍的后凹尾龙、白山龙等,还有今天要介绍的鹦鹉嘴龙,一起去认识看看。
鹦鹉嘴龙基本资料

1、体型:鹦鹉嘴龙是一种亚洲的小型食草恐龙,食物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它体长2米,与红山龙、棒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1.19亿年-975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

2、化石:鹦鹉嘴龙化石最早发现于蒙古国,后来泰国、中国山东、内蒙古、甘肃、新疆都出土过,目前已经发现超过75个鹦鹉嘴龙的个体化石,其中有接近20个是完整的头颅骨与骨骼。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测鹦鹉嘴龙是角龙下目鹦鹉嘴龙科的一属,生存早白垩纪的亚洲。

3、食物:鹦鹉嘴龙虽然拥有锐利的牙齿,但这是用来切割、切碎坚硬的植物。另外,鹦鹉嘴龙并没有适合咀嚼或磨碎植物的牙齿,它主要靠吞食胃石来协助磨碎消化系统中的食物,所以经常能在鹦鹉嘴龙的腹部位置发现胃石,有时超过50颗。

4、亚洲发现的恐龙: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亚洲目前发现了268种已经命名的恐龙,蒙古目前发现了71种已经命名的恐龙,其中就包括鹦鹉嘴龙和沙漠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国神人革命: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管仲会说“以人为本”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商朝崇尚鬼神,鬼神高于一切,甚至天天轮番祭祀,人事礼俗居于其次,因此商朝是典型的“以神为本”。管子记载,管仲向齐桓公称述霸业时,提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因此,“以人为本”春秋时已有,而不是现代词汇。问题在于,商朝时是“以神为本”,春秋时是“以人为本”,两个思想截然相反,那么何时发生由“神”到“人”的宗教革命,如何发生?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0:41:410001安徽瓷窑址考古的新进展——《淮北烈山窑址》读后
《淮北烈山窑址》是安徽省出版的第一部古代瓷窑址田野考古报告。本书出版不仅让业界及时了解安徽瓷窑址考古的最新成果,而且也将对安徽瓷窑址考古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淮北烈山窑址》(全二册)编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北市文物局、淮北市博物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8月定价:1200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36:230000最好的古墓防盗措施?被挖22个盗洞依然完好,盗墓贼不敢在深入
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0:51:110000葛剑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学术规范——学术写作的基础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学术写作的基础。我本人在求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主要是通过自己平时的阅读、实践和积累慢慢领悟到的,所以完全是一种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考。我认为学术写作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学术规范。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明白哪些内容属于学术写作。0001李令福:论秦郑国渠灌区的发展与演变
在战国时代秦人兴修的两大水利工程中,位于南方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因其经济效益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提高而闻名,至今已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方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声誉。我认为汉六辅渠、汉白渠、唐郑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与近现代的泾惠渠都是郑国渠持续发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国渠也是几乎持续两千多年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且其发展轨迹明确,充分显示出自己的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13: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