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厚头龙类:汉苏斯龙 长有头盔状顶骨(边缘带尖刺)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16:200阅
汉苏斯龙是一种厚头龙下目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长有非常厚实的骨质突起,但和其他恐龙不同的是,它的颅骨顶部较宽且伴有凹陷。汉苏斯龙的化石主要是在加拿大的亚伯达省和美国的蒙大拿州发现的。
汉苏斯龙的外形特征

和大部分的厚头龙很相似的是,汉苏斯龙也拥有着非常坚硬且厚实的颅顶骨,就像饰头龙一样。但不同的是,汉苏斯龙的颅骨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凹陷,并且它的颅骨比其他的厚头龙要更小,前额的突起也比较少,并且它还拥有着非常宽的鼻子,颅骨的顶部也比其他的厚头龙要更宽,边缘处还带有骨质尖刺。
汉苏斯龙的化石发现

汉苏斯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加拿大的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中发现的,当时判断出这批化石可能是诞生于7650万-7500万年前的坎潘阶时期,而在这之后同样也出现了其他的一些化石组,比如在美国的蒙大拿州的朱迪河组的一批化石,分析研究发现也是诞生于7600万-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

汉苏斯龙在1943年的时候才进行了命名,当时是由巴纳姆·布朗和艾里希·马兰·史莱克等专家将其命名为斯氏汉苏斯龙,这主要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做汉斯·戴尔特·苏伊士的美国古生物学家。据说最初的时候,汉苏斯龙是被归于伤齿龙科的,而02年的时候才将它改归为剑角龙,05年的时候再次经过种属分支的研究之后,汉苏斯龙再次被归于斯氏剑角龙之一。
种属:厚头龙类恐龙的特点

厚头龙类恐龙大多头顶长有非常膨胀的骨质突起,看起来就像是头顶部长了一个肿瘤,最厚的可达25厘米。而厚头龙类恐龙的嘴巴和脸部也大多带有一种长刺或者肿包等,在厚实的颅骨后缘甚至还会长有突出的小刺,主要使用后肢进行行走和站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大年初一有3个招财风俗,你家还讲究么?不论懂不懂有一个少不了
过年招财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过年期间,听到最多的话,除了“新年好”,大概就是“恭喜发财”了。获得财富,是人类共有的愿望,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格外积极,想法也多。作为一年之首,过年时人们也不会放弃这一极好的求财、招财机会,于是有了很多相关风俗。(恭喜发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5:490000徐州一座千年古墓 防盗措施难倒专家10年 却被盗墓贼打脸
古墓中隐藏着无数珍宝,但也因此成为盗墓贼们的目标。徐州的龟山汉墓就是一座充满机关陷阱的墓葬。龟山汉墓是一座靠山而建的墓葬,曾被盗墓贼多次光顾。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30:490000修复手记 | 春秋青铜簠的保护修复
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稷、黍、稻、粱等饭食的方形器具,文献中又称“胡”或“瑚”,产生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得到空前发展,战国开始衰落,秦汉时期绝迹,是一度与鼎、豆等重要礼器放在一起的铜器组合之一。商丘博物馆藏部分青铜文物病害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器的锈蚀程度还在不断加剧,急需进行保护修复。受商丘博物馆委托,对其馆藏一批金属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春秋青铜簠是其中的一件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2:460000可能是最古老的性玩具:2000年历史的罗马阴茎发现
英国最古老的性玩具之一是罗马时代的木制阴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这个假阳具于1992年在英国最北端的罗马边境哈德良长城附近的文多兰达罗马堡垒被发现,最初被记录为织补物件、杵或用于“驱邪”的幸运符。但新的3D扫描结果表明,它被用作性玩具的可能性更大。我要新鲜事2023-02-24 19:07:080009「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白斯朗营子遗址
▲遗址发掘概貌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小河沿乡,包括四棱山、南台地两个地点。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4年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遗址早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属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从而明确了这两种遗存的相对年代。▲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2:35: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