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恐龙:加斯帕里尼龙 三个标本均发现胃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15:300阅
加斯帕里尼龙是一种小型的植食性恐龙,属于鸟脚下目恐龙,主要使用两个后肢进行奔跑和行走,它的体长普遍在1.7米左右,诞生于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的坎潘阶初期,正模标本中比较缺乏脊椎骨,但含有大量的颅骨和四肢骨骼。
加斯帕里尼龙的外形特征

加斯帕里尼龙保留了非常多的原始恐龙特征,比如它的颧骨前端长有一个细长的骨质突起,一直接触到鳞状骨,被泪骨和上颌骨夹在中间。但是加斯帕里尼龙的身上也不乏一些进化型的特征,比如它的上下颌每一侧都有着12颗硕大的牙齿。

而且加斯帕里尼龙的前肢极为瘦弱修长,后肢则长且强壮,尤其是小腿骨和脚踝骨都比大腿骨要长上很多。而且它的脚掌极为细长,第一支趾骨则比较后缩且短,尾巴上还带有三角形的骨骼,呈现板状,比较低矮,向后延伸,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真鸟脚类恐龙的特点。
加斯帕里尼龙的化石发现

在1997年的时候发现的,一共发现了三个加斯帕里尼龙的化石标本,几乎都是未成年个体,当时在阿纳克莱托组的坎潘阶地层中出现了部分骨骼,第一个包含了颅骨、四肢以及少量脊椎骨,而第二个则主要是颅骨、盆骨和后肢骨,第三个则是颅骨和躯干碎片。并且在这三个标本中几乎都发现了胃石化石的存在。

据说在加斯帕里尼龙化石中发现的胃石大多是圆润且光滑的,都是100颗小石头组合而成,堆积在肠胃中,但是重量就占到了身体的0.3%,科学家认为这些石头很可能就是像鸡的嗉囊一样,为了能够帮助消化食物而生长的,一般只有小型恐龙才具备这样的特征,因为大型恐龙使用胃石的效率太低,比如阿根廷龙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日军投降后,近千士兵竟藏在地底负隅顽抗,苏军用奇招全部歼灭
1945年8月15日裕仁通过广播宣读投降书后,所有人都觉得阴霾逐渐散去,双方不会再有鏖战,就连日本军方都接受自己投降的事实。只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即便是裕仁宣读投降书也依旧未能"阻止"一些日本散兵在中国阵地负隅顽抗。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53:240000郭物:黄金之丘的神秘世界宝藏
一、黄金之丘在哪里?故宫展览中的蒂拉丘地(TillyTepe)宝藏,也是这次阿富汗浴火重光展中最吸引眼球、美仑美奂的黄金随葬品便是出土于此。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01:360001刘涵川:一度咄咄逼人的匈奴帝国,消失在了中国北方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1:08:170000白垩纪植食角龙:始三角龙 带有扇形颈盾(长80厘米长角)
始三角龙是一种角龙科恐龙,诞生于6760万年前的白垩纪,它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加拿大的马蹄峡谷发掘的,颅骨的最大长度可达3米,因为它的头骨是最特别的,带有非常硕大的扇形颈盾,在头顶还长有一对非常粗壮的角,具有非常典型的三角龙特征。始三角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56:260001环球科学:6000年前,西瓜是苦的,甚至可能难以下咽
#头条创作挑战赛#西瓜来自古老的非洲大陆。早在大约4300年前,古埃及墓葬的壁画上,已经出现了一种椭圆形、有条纹图案的绿色物体,很像我们熟悉的水果,西瓜。并且,在这只疑似西瓜的旁边,还画着葡萄和其他水果,如此场景让人很容易相信,当时的人们吃西瓜,就是在享受它甘甜的滋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3: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