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驰龙科:纤细盗龙 体长仅90厘米(于中国辽宁发掘)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03:130阅
纤细盗龙是一种最原始的驰龙科恐龙之一,诞生于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和原始伤齿龙等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属于小型的食肉恐龙之一。纤细盗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的北票市发现的,相对比较完整,其中包含了上颌、前后肢以及脊椎和牙齿。
纤细盗龙的体型

根据纤细盗龙的化石研究发现,它的体长基本上都在0.9米左右,而在2010年的时候,一位叫做Gregory S.Paul的科学家更是进一步的给出了1米的体长上限,并且表示它的体重也不会超过1.5公斤。所以纤细盗龙的体型在770多种恐龙中只能排在606位,几乎和鹤龙相似。
纤细盗龙的外形特征

根据它的化石可以看出,纤细盗龙的尾椎骨中间和下肢的长度都非常长,属于一种非常轻盈的兽脚类恐龙,它的尾巴后端的关节突一直延伸到末尾,因此纤细盗龙的尾巴大多非常的坚挺,这也是驰龙科恐龙都共有的一大特征。
纤细盗龙的化石发现

纤细盗龙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批化石就是在中国辽宁省的北票市义县组的陆家屯附近,其中包括了上颌骨、前后肢、牙齿以及脊椎骨等,其中大腿骨的长度就达到了13厘米,几乎占据了体长的九分之一,加上它是属于驰龙科,所以纤细盗龙很可能拥有着非常良好的奔跑能力。

纤细盗龙算是驰龙科恐龙中化石历经时代最长的一个,因为它的发掘地层位于较下层,这也使得它的化石能够保存的比较完好,所以纤细盗龙很可能也是最原始的驰龙科恐龙之一,与早期原始的似鸟龙、伤齿龙等都有非常多的共同点和亲缘关系,尤其被认为是小盗龙的近亲,因为小盗龙是和它生存于白垩纪同期的中国驰龙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发现公元前2世纪古纸,上绘有地图,改写了中国造纸术发明史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中国已有纸本文作者倪方六纸,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纸未发明之前,人类记事或传播文化,最初是结绳,后用甲骨、再后缣帛、简牍等。纸的发明,功劳应该记在中国女人身上。男耕女织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成员分工模式,擅长纺织的妇女在漂洗布帛时发现了植物纤维可以制成絮纸的事情,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纸,絮,一苫也。”意思是,纸是漂洗后附着在竹簾上的纤维薄片,这就是纸的雏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4:120000讲座:张海:从仰韶到二里头——中原地区的早期文明化进程
本文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课程《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的北大实践”系列讲座第七讲《从仰韶到二里头——中原地区的早期文明化进程》的讲座纪要。主讲人张海老师是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界新星和中坚力量,其博士论文广受业界好评。现将讲座纪要摘录于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050000北山龙:甘肃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1亿年前)
在目前已挖掘出的恐龙中,食草恐龙是最多的,其中就包括很多大型、巨型恐龙,最著名的当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腕龙等,不出名的则有更多,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北山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北山龙基本资料北山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8米,与原栉龙、中棘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34位,生活在距今1.25亿-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北山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12:380000三峡考古时发现一普通长条石块,仔细一看惊呆了,评级时定为国宝
刻在石头上的中国最早太阳神文/张珍、倪方六(图为“太阳人”石刻,来自湖北省博物馆)【名称】“太阳人”石刻(又名“太阳神纹石刻”)【年代】新石器时代·城背溪文化(约公元前5800~公元前4700年)【出土地】1998年出土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东门头出土【收藏地】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价值】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13: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