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食肉恐龙:膝龙 体型最小的阿贝力龙科(仅3米长)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25:281阅
膝龙是一种角鼻龙下目的恐龙,诞生于1亿2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被推测可能与食肉牛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属于食肉恐龙之一,体长可达9.8英尺,也就是3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脊椎骨比其他的恐龙要更长,而腓骨上则长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凸起,附属于髂腓肌之上,所以才因此得名膝龙。
膝龙的外形特征

膝龙又被称为“膝盖蜥蜴”,因为它的腓骨上端是凹陷的,下面则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凸起。而且更加奇特的是,它的腱鞘处基本上都是向前猛烈的延伸,且大力的向上弯曲,看起来就像是随时都蹬着地一样,其次就是它的脊椎骨是很长的,所以骨盆的骨骼都集中在一起,所以上半身会显得非常长。
膝龙的体型

膝龙的体型是存在争议的,最初的时候人们认为它可能是3.16米,并且根据化石中的大腿骨骼来进行判断,计算出了体重可能在129.6公斤,而之后则被认为它的体长可能能够达到3.6米,但是体重则减少到了35公斤左右,从而也成为了体型最小的阿贝力龙科恐龙,和曾经的第三大阿贝力龙科恐龙-新爆诞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膝龙的化石发现

膝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1984-1986年的法国发现的,其中包含了7块脊椎骨、一块髋骨、一块骶骨,当然还有一些股骨、胫骨以及腓骨等,还算是比较完整,最终在1995年的时候由Hugues Accarie等人对其进行了命名,而这一名称就源自拉丁文中的“膝关节”一词,其实也就是指它的小腿骨上的神经凸。

最初膝龙是被归类于角鼻龙下目恐龙,但是在随着研究发现的越来越深入,专家们越来越确定膝龙可能是这一目下的阿贝力龙科恐龙的一种,就像是轻巧龙一样。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王世民:李济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
我国学者从192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是近代考古学在中国诞生的重要标志。而这同李济的名字是分不开的。李济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上筚路蓝缕,有其卓著的开创之功,是我国考古学界值得纪念的老前辈。0002难怪秦始皇陵墓安然无恙 你看里面都有啥 盗墓贼有去无回
秦始皇陵的建造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壮举,它不仅代表了古代我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也映射出了一个极具权力欲望的皇帝的志向。在那个科技和工程技术非常有限的时代,秦始皇陵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仍然让人难以置信。我要新鲜事2023-08-15 20:06:390000从出土钱范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铸钱工艺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钱范;铸钱工艺【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铸钱工艺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遗留下了种类丰富的钱范,有平板竖式铜母范、平板竖式石子范、叠铸铜母范、叠铸泥子范等,通过对钱范的研究,可以确定这一时期的铸钱工艺既有平板竖式铸钱法,也有叠铸钱法,并在北朝晚期孕育出了新的铸钱工艺——翻砂铸钱法,而翻砂铸钱法在北朝的出现与当时较为宽松的铸钱政策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11: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