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多刺甲龙:加斯顿龙 全身布满坚硬背甲(带有尖刺)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4:11:031阅
加斯顿龙是一种多刺甲龙亚科恐龙,诞生于1亿2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美国犹他州发现的。加斯顿龙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的护甲非常的厚实且紧凑,尤其是在臀部长有更厚的盾状物,并且全身都布满了刺。
加斯顿龙的外形特征

作为多刺甲龙亚科的恐龙之一,加斯顿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背上的防御能力非常强,有着极厚的背甲,但是同样的它的行动能力也因为坚硬的盾甲而受到了限制,所以它们大多是使用四足行走的,而且也行动的非常缓慢,但是它的背甲上还布满了硕大的刀片状的尖刺,尤其是在尾巴和颈部等位置都是一排排的生长着,所以基本上食肉动物都很少会主动招惹它。

并且加斯顿龙的防御工具还不止这些,据说它的头部和骨盆等处还长有盾牌状的硬甲,算是甲龙科中防御最全面的恐龙之一,但是遗憾的是,它并没有像倍甲龙那样坚硬的尾锤骨,所以基本上主动攻击手段是很少的,但基本上只要不是饿了很久或者非常凶猛的恐龙都不会选择攻击加斯顿龙。
加斯顿龙的化石发现

加斯顿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犹他州的采石场中发现的,所以它的姓名也就是以当时的化石挖掘者的名字加斯顿进行的命名,加斯顿龙算是目前为止多刺甲龙亚科中化石完整度最高的恐龙,但是遗憾的是它的很多骨骼都是关节脱离的,所以专家们基本上很难就此判断它的尖刺数量。

加斯顿龙被发掘的时候,还同时发现了驰龙科恐龙-犹他盗龙,据说它是驰龙科中最大型的恐龙。加斯顿龙当时命名的时候是在1998年,由著名的恐龙专家詹姆士·柯克兰确定的它的名字,而化石的发现者加斯顿则是一位古生物学家,专门绘制古生物的骨骼模型。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四川发现三千年古墓遗址,出土数吨象牙,专家挖到一半赶紧埋回去
四川有很多历史遗迹,经常能挖出一些令人惊叹万分的古代器物。多年前,专家在四川省金沙地区发现了一个3000年前的古墓遗址,并且在里面出土了数吨象牙。专家挖到一半赶紧又埋了回去,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象牙被出土之前,专家们一直以为,古代的四川跟现在一样没有大象,刚在古墓遗址中发现象牙时,专家还以为这是四川地区的古人,从其他地方得到的象牙。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8:070000陈淳:考古学推荐阅读文献
1.概论与简史保罗·巴恩:《当代学术入门——考古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保罗·巴恩主编:《剑桥插图考古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保罗·巴恩主编:《考古的故事——世界100次考古大发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保罗·麦克金德里克:《会说话的希腊石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布郎丛书公司编著:《古代文明》,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0000湖南出土一批帛书,证实儒家篡改经典,难怪《道德经》难以读懂
作为中国的“万经之王”,《道德经》享誉古今中外,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至今还让无数中外学者为之痴狂。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道德经》感悟,此书非常很难读懂,很难完整掌握老子思想,只能因人而异各有感悟。唐代白居易研究道德经时,深感才疏学浅,无奈之下写了一首打油诗:“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26:500000张氏西峡爪龙:最原始的单爪龙类(仅50厘米/喜欢食蚁)
张氏西峡爪龙是在中国发现的第一种单爪龙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末期,同时它也是目前全球已经发现的最原始的单爪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奔跑能力非常强,主要以蚂蚁为食,因为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河南省的西峡发现的,所以才以此为名。张氏西峡爪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37:420001利迈河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体长17米/出土多批化石)
利迈河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的雷巴齐斯龙科恐龙,诞生于9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普遍体长可达15米,最多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17米,体重更是达到了7吨以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的神经棘突出,从而显得脊背部非常高耸。利迈河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48:5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