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草食梁龙科恐龙:难觅龙 体长18米(拥有罕见4爪)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58:110阅
难觅龙是一种发现于北美的梁龙超科食草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时代的末期,它的体长可达17-18米,属于大型梁龙科恐龙的一种,体重可达5吨左右,虽然外貌并不像梁龙科的恐龙那样尾巴和脖子修长,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着罕见的4-5个爪子,而其他的梁龙大部分都是3个爪子。
难觅龙的历史来源

在美国怀俄明州发现难觅龙的化石之后,就在1963年的一天,难觅龙的这块化石标本引起了约翰·斯坦顿·麦金托什的关注,于是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直到1992年时麦金托什才开始联合戴尔·拉塞尔专门设立了一个新种属来将难觅龙划分进去,据说最初取名为“多爪龙”,并且就连希腊名称的意思也是“利爪”、“许多”等意思,而这其实都是源自难觅龙独特的4爪特征。

不过直到1998年的时候,一位叫做保罗·塞利诺的人给予了另外一种说法,他认为难觅龙可能是泰坦龙和兽脚亚目恐龙的结合体,因为它的四肢非常像泰坦龙,而趾骨则长的非常像是兽脚亚目恐龙。但是直到2015年的时候,人们还是没有确定难觅龙的种属,甚至有人还质疑过它的爪子是否真的超过了三个。
北美发现的恐龙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在北美一共发现了多达169种恐龙,其中体型最小的是艾伯塔龙,据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龙,体型只相当于现代的小鸡,但是却是恐龙之王霸王龙的近亲。不过也正因为体型小,所以这种恐龙的化石大概是北美洲发现的所有恐龙化石中最古老最完整的。据说专家研究表示这种恐龙可能与鸟类的祖先始祖鸟存在一定的联系。

当然说完最小的,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最大的,在北美恐龙化石中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就要属易碎双腔龙了,据说它的普遍体长也能高达60-80米,几乎相当于一座小山。在这169种恐龙中大部分几乎都是存活于白垩纪的末期,比如霸王龙、伤龙、大鸭龙、纤角龙等,艾伯塔龙也是其中之一,而发现最早的则是诞生于三叠纪末期的库普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沂水东山遗址考古发掘最新报道
5月5日,省文旅厅派出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永波、山东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房振组成的专家组,对东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进行结项验收。东山遗址位于沂城街道东山村西侧,是一处龙山时期文化遗址,省考古院从2022年11月开始考古发掘,至2023年5月结束,历时7个月的时间。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06:180001秋扒龙:亚洲最南端的似鸟龙类(出土于河南/形同鸵鸟)
秋扒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似鸟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出土于中国河南省的秋扒组地层,所以因此而得名,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范围内发现的最南端的似鸟龙类恐龙化石,在2011年才正式面世。秋扒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13:170000荐书 | 启迪现当代遗产“保育活化”的实践读本——单霁翔《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阅读感悟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31:240002郭静云:“明”出自地
【编者按】“神”与“明”的形象、内涵及其历史流变,是理解《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一书的关键。春节前曾摘发郭静云教授之《“神”自天降》,现继续摘发“明自地出”,以与之呼应。二文均出自《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下编第三章第三节“自然神明观:从信仰到哲学”之一部分。谨以此文祝戊戌岁生机勃发,天地和谐。1、商文明“地明出入”的形象观念(1)甲骨文中“明”字的本义和字形考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3:530000盗墓者使用“洛阳铲”有秘密:惯打“梅花点”
“洛阳铲”的用法:盗墓者惯打“梅花点”本文作者倪方六行文前声明——本文并不是教人盗墓!作为盗墓的探查工具,“洛阳铲”很好使,并为考古专家所认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专门编写了一套《考古教材》(1959年1月出版),供当时短期训练班学员使用参考。我写作《民国盗墓史》时,特意找到一本,在该书“发掘方法”一节里有这样的文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3: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