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短颈梁龙科恐龙:叉龙 只吃矮植被植物(脖子短粗)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53:580阅
叉龙属于小型的梁龙科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最早是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地区发现的化石,它可以说是缩小版的梁龙,虽然体型明显比梁龙要小上一半,身长只有12米左右,但是它的尾巴却和梁龙一样非常的修长且粗壮。据说是因为它的脖子上带有独特的叉子状神经棘,所以才被命名为“叉龙”。
叉龙的外貌特征

叉龙属于梁龙的近亲,所以它的外形也是保持着基本的四肢粗壮、脖子和尾巴长的特点,尤其是尾巴的长度几乎是和梁龙相当的,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不过叉龙和其他的梁龙超科恐龙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脖子非常的短粗,它也是唯一一个演化成了短颈的梁龙科恐龙。

叉龙的头部非常像是马头,钉子状的牙齿一半都长在上颚部的前面,叉龙之所以被称为叉龙,其实就是因为它背部的脊椎处长有分叉的神经棘,因此在后颈部和背部都长有隆起的脊背,这主要是因为肌肉全部都附着在神经棘上,从而造成叉龙形成了一个“驼背”,因此在古希腊名称中就常把它叫做“双叉蜥蜴”。
叉龙的生活习性

叉龙和大部分梁龙科恐龙一样都属于植食性恐龙,不过从化石标本中能够看出叉龙的脖子非常短,所以科学家认为它可能不与梁龙一样喜欢吃高处的叶子,而是更加趋向于吃矮处的植被,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才形成了这一身体特征。
叉龙的化石发现

叉龙的首批化石是在1914年发现的,当时的地点位于非洲坦桑尼亚的敦达布鲁组地区,在这一地区也曾经发现了不少长颈巨龙、钉状龙等多种恐龙的化石,而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恐龙基本上都生长在和叉龙同一时期,所以叉龙可能因为需要与这些巨型食草恐龙抢食,所以才被迫选择了更加低矮的植被。
首次发现叉龙化石的是一位古生物学家沃纳·詹尼斯,当时他发现叉龙的背部脊椎几乎每一节都是Y型的,这就是的肌肉在这里形成了巨大的隆起,从而导致叉龙的背部出现了隆脊,这也是和梁龙超科恐龙最不一样的部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瓜农的后代是如何发迹的?吴大帝孙权祖坟葬到风水宝地的迷信说法
原题:南京帝王第一陵——吴大帝孙权陵本文作者倪方六前十来篇一直在讲孙殿英盗清东陵的事情,这篇再来讲一位姓孙的——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孙权就是一位乱世英雄,成英雄而及帝王,与魏武帝曹操、蜀主刘备,同时成为那个时代的真英雄。这篇先来聊聊孙权的个人和家世,及孙家神奇的发迹之谜。图:三国鼎立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2:400000江西靖安大墓 ,46位少女陪葬头骨长绿色晶体 打开棺材专家傻眼
江西靖安大墓是一座在东周时期被意外发现的超级大墓。墓葬之下,47具棺木整齐排列在一起,引发了人们对墓主人身份以及他们为何葬在一起的猜测。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具头骨上长着神秘绿色晶体,增加了这座古墓的神秘色彩。我要新鲜事2023-06-15 20:38:240001魏兴涛:“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是怎么被推翻的?
仰韶文化的发现及命名,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确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迄今百年的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础最早奠定于史前时期,是中国史前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作为黄河文化早期最重要代表的仰韶文化,在整个中国史前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历史见证。仰韶文化在中国考古学上的重要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9:120000老人捡到金色石头 全村出动最后白忙一场(黄金石头)
老人捡到的黄金石头只是一种硫化铁。老人在河里捡起一块石头,洗掉一层层的沙子后,变成了暴露在金光下的东西,只是觉得它看起来很奇怪,怎么会有那种金灿灿的,虽然这个人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他凭直觉知道那一定是一件珍贵的宝藏。看到周围没有别人,于是偷偷地把财宝放进了袋子里。接下来的几天,他每晚都睡不着觉。金子石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17:570000海外国宝: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四):桑尼辰的收藏
#头条创作挑战赛#自成立至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历史,20世纪上半叶堪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历史上的辉煌时代,杰出的芝加哥收藏家们的慷慨捐赠使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体系得以创立和丰盈。玉蕴天珍•桑尼辰的收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6:4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