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兽脚斑龙:多里亚猎龙 长达7米(分布于英国南部)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34:500阅
多里亚猎龙是一种存活于侏罗纪中期的斑龙科恐龙,是目前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坚尾类恐龙品种之一,属于兽脚亚目,据说它的化石最早是在英格兰的南部发现的,当时还是1999年由爱德华·克莱明肖在施工的时候挖出的一块化石石块,但发现的化石还不是非常完整,大多只有头骨的部分,比如上颌骨和下颚等。
多里亚猎龙的外形特征

多里亚猎龙的前足明显要比后足更小且瘦弱,基本都是使用后肢进行站立和奔跑的,嘴巴差不多占到身体的一半,而头部则像恐龙之王霸王龙一样粗壮,尤其是牙齿看起来非常的尖锐锋利,有着典型的食肉暴龙的特征,并且它的体长普遍可达7米左右,相信在1.7亿年前它一定是这一区域的霸主。
多里亚猎龙的化石发现

据说首次发现多里亚猎龙的化石是在1882年的春季,当时正好是爱德华·克莱明恩这位地产承包商正好在舍尔伯尼的红洞巷中进行施工建设,于是正好在西多塞特郡进行挖掘的时候,意外挖出了一块隐约能够看到头骨的石块,这就是首块发现的多里亚猎龙的头骨化石,虽然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什么恐龙。

但是在1年之后,也就是1883年的时候,一位叫做理查德·欧文的科学家开始研究出这些化石的种属,据他推测这些化石可能是属于斑龙科恐龙的,之后便开始将它称为“巴克兰地斑龙”,而在这说法也因为当时斑龙头骨化石非常少而被大众所接受,但是直到1964年之后,有人再次提出这种恐龙可能是斑龙属中一个另外的科,并且将其取名为行走龙。最终在08年的时候才被罗杰·本森称之为现在的“多里亚猎龙”。

多里亚猎龙的化石只有整整一个颅骨的前半部分,不过还算是较为完整的头骨,其中不仅前和右上颌骨都完好,并且下面也带有完整的下颚部分,甚至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它的一些呕吐物。据说当时这一物种几乎是全新的,所以便不是很了解,最终检测周围的砂石才知道了多里亚猎龙的诞生地在哪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国史上做人差距最大的父子 爹靠盗墓发家 儿子靠修古墓成名
孙殿英和孙天义,是一对截然不同的父子。他们的人生轨迹和行为表现,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父母的行为,是否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孙殿英是一个军阀,除了汉奸的名头,他还是一个盗墓贼。他盗走了慈禧太后的墓和乾隆的裕陵,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他的儿子孙天义则是一个修建黄帝陵的基金会创始人,他通过募集资金,为中华民族的根源之地黄帝陵修建了一个更为宏伟的陵墓。父亲和儿子的人生轨迹有如天壤之别。我要新鲜事2023-05-05 19:32:080001山西元以前木构建筑分布及区域特征
上图牛力绘制山西,是中国文物大省,所遗存的古建筑序列完整、品类众多,现存元代及以前木结构建筑518座,居全国之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演化过程。这些建筑遗产分布全省各地,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本期推出的是,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李会智撰写的文章:山西元以前木构建筑分布及区域特征文章对山西元代及以前木构建筑数据及分布进行统计,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010000马里夫龙:蒙古大型甲龙类恐龙(长6米/生于9900万年前)
马里夫龙是一种甲龙亚目恐龙,诞生于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6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大多以植物为主食,第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蒙古国出土的,但化石非常破碎,只包含颅骨碎片和上颌骨等部分。马里夫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14:070000调全国200高手侦办“智能型”国宝盗案,破窗撬柜报警器不叫
河南开封市博物馆盗案真相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1992年9月18日开封博物馆被盗一事(详见《1992年开封博物馆被盗走69件展品,首犯欲整容出逃,机票已买》一文),有关这次国宝盗案、盗贼的细节交代不多。这篇文章就来说一下,以便网友进一步了解盗案真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19: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