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齿象灭绝的原因,生存环境发生巨变(草原取代森林)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0:12:312阅
因为体型缘故,大象的生存能力极强,所以大象这个族群在地球上已存在了几千万年。而通过挖掘,考古学家发现了400多种大象化石,其中就包括板齿象,可惜它已灭绝。今天小编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板齿象,以及板齿象灭绝的原因。
一、板齿象的介绍

如今地球上生活着两种象——非洲象和亚洲象,而一般认为,生活在一千多万年前的板齿象是这两类大象的祖先之一。如上图所示就是板齿象,这种象的铲板(类似铲子的肉)较短而宽,上门齿比铲板短。
二、板齿象骨架化石

随着考古的不断挖掘,专家曾在苏联、蒙古、巴基斯坦、法国、美国以及非洲的肯尼亚等地发现过板齿象的骨骼化石,但没有一具是完整的。直到我国的生物学者发掘出了完整的板齿象骨架化石,才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

在中国宁夏的同心县发现了世界第一具完整的板齿象骨架化石,经专家对它牙齿磨损图案探索发现,板齿象利用其下面的暴牙剥去树皮,并可能使用了尖锐的门牙形成“铲”的边缘,就像一个现代的镰刀,抓住树枝并用下齿将其从树上切断。
三、板齿象灭绝的原因

根据板齿象骨架化石的研究,专家发现板齿象是生活在一千多万年以前的古老动物,现已绝灭了。至于板齿象灭绝的原因,与恐龙灭绝不同,它是因为随着气候的变化,草原取代了森林,剑棱齿象生存的环境消失了,它也就灭绝了。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洛阳市扎实推进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近日二里头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洛阳已拥有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和二里头遗址等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索出了一条大遗址保护利用与旧城提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文旅产业互促共赢的洛阳新模式。一、政府主导,切实扛稳保护第一政治责任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秦魏家遗址
▲墓地北区墓葬分布图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齐家文化的墓地。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莲花城的西南部,与大何庄遗址隔沟相望。▲墓地南区墓葬分布图1959~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由谢端琚主持两次进行发掘,清理出138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这是保存较好较完整的一处齐家文化氏族公共墓地。▲合葬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37:420000他是谁?孔子都服他,宋真宗封他为皇帝,武则天封其母为太后
中国道家始祖老子与河南鹿邑太清宫的传说作者:苏湲(老子画像)鹿邑老子太清宫西距鹿邑县城5公里,北去1.5公里为涡河,位于河南省最东部。涡河是淮河的支流,亘古不变,贯穿鹿邑县全境,太清宫坐落在它的南岸,被视为道家思想的发源地。鹿邑县属淮河流域,地处淮河冲积平原,因此唐宋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早被淹没在地下数米深处,从地面上早已经无迹可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4:530000迷你型植食恐龙:树息龙 仅10厘米长(如麻雀大小)
树息龙又被称为檀攀鸟龙,属于手盗手类恐龙的一种,诞生于侏罗纪末期,体长只有10厘米,差不多只有现代的一只麻雀大小,从化石中能够看出它的羽毛痕迹,并且比较明显的体型特点就是它的第三指是非常长且怪异的,尾巴非常的修长,大约是大腿骨的6倍之多,尾巴尖带有扇形的羽毛。树息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7:200003咸阳出土2千年前汉墓群居然挖出一个神秘的太医墓(汉代墓群)
咸阳出土2千年前汉代墓群大多都是宫廷太医。在我国陕西咸阳在进行考古勘探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墓葬群,而这个墓葬群当时被称之为巨型墓葬群,因为这个墓葬群的面积让人难以想象,足足有18万㎡,几乎可以相当于一个鸟巢的面积了。在这里面有着一百多个墓坑,埋葬的人超过了无比人,在经过鉴定之后,发现里面大多数被埋葬的都是宫廷太医。陪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20: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