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儒释老庄尽穷旨趣
作者:傅芸

《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
作者:吴桂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定价:298元
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吴桂兵教授所著《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和发行。该书是在国家社科基金结题书稿的基础上,修改、增加而来的。本书主体内容共为八章,详列了中国中古时期(东汉晚期至辽宋)的墓葬考古材料,梳理了佛教因素进入丧葬的不同环节及过程,揭示了中国古代墓葬与礼俗在中古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
在古代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史上,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历时最长,范围最广,而且无间断地延续下来。佛教在中国的成功传播,远非中古时期陆续入华的“三夷教”(祅教、摩尼教、景教)所可比,甚至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也难望其项背。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考古学上显著的表现之一,就是在一些遗存中发现了佛教有关的因素。佛教因素进入中古丧葬习俗,即是佛教在中古时期的发展特点,也是中古丧葬礼俗发生的重要变化。
《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一书通过对佛教因素考古材料的搜集罗列,梳理了佛教因素演进线索,运用考古学方法,通过对器物组合、墓葬空间方面的研究,梳理中古不同时间段的佛教因素传播的线索和特点。如早期佛教传播的时空特点,十六国时期佛教因素进入高等级墓葬,南北朝墓葬中的佛教因素特征及差异,唐代墓葬中的佛教因素在墓上、墓下及不同地区形成的特点及差异,五代到宋初高等级墓葬及帝陵中的佛教因素迅速发展等。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本书运用了空间分析和整体认识方法。
通过整体认识法,作者不但将某一朝代作为一个整体认识,还贯穿朝代,将一个巨大的历史时期、多个时期历史作为整体的认识。中古墓葬包含着各种宗教因素的“混合”,用整体认识法观察中古时期佛教因素的墓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汉晋时期,佛教因素遗存与神仙信仰遗存的“混合”;第二阶段是佛教因素遗存与祅教等宗教因素的“混合”,时间主要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也有持续;第三阶段是隋唐以后至宋辽儒释道等的“混合”。此外,作者还运用整体认识方法对考古遗存、丧葬过程进行研究。
空间分析的方法的运用,使简单的器物延展成复杂的结构,平面的空间变成仪式进行的立体场景。如在研究随葬器物时,不仅对器物本身进行研究,同时注意观察器物在墓室中的摆放位置和器物组合,还能映射出器物背后所包含的丧葬习俗与丧葬制度。与整体认识方法相比较,空间分析方法使单一材料复杂化,强调考古材料的位置及组合,不同宗教在丧葬空间中相似的表现,为研究墓葬中各种宗教因素混合提供了路径。两种方法结合对墓葬礼俗中佛教因素的认识,既有横截面又有纵截面。
《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和不足之处。但该书仍不失为一本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学习、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单位:南京市博物总馆)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徐坚:再造金村:珍稀文物的失而复得之路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48:280001乌尔巴克齿龙:亚洲小型食肉恐龙(长1.5米/8900万年前)
在七大洲中,亚洲是目前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仅生活过许多大型恐龙,也生活过许多小型恐龙,比如乌尔巴克齿龙,它出土于亚洲乌兹别克斯坦,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乌尔巴克齿龙基本资料乌尔巴克齿龙是一种亚洲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1-1.5米,与芦沟龙、似鸟龙差不多大,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606位,生活在距今9300万年-89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乌尔巴克齿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31:120001皇帝梦见已死皇后呼救,觉得不对劲,派人去地宫查看,真出问题了
道光慕陵“风水事件”本文作者倪方六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第6位皇帝,庙号“宣宗”。死后葬于清西陵,陵号“慕陵”。慕陵位于清西陵内的龙泉峪,是清朝东西二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是简化版帝陵,没有方城和明楼。慕陵为什么这么“简单”?这是道光自己要求的,希望“俭约”。实际上,在自己的陵墓建设中,并没有节省,慕陵花费一点也不比其他帝陵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8:100002海昏侯墓现19米盗洞 墓中出土10吨“金钱” 盗墓贼暴富后被抓
2003年3月份,江西省文物局接到举报电话,称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观西村附近的一座山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土洞,很像是盗墓贼挖出来的。专家赶往现场勘察后发现,这是一个盗洞,深达19米,直指主墓室。为了保护墓中的文物,专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结果发现这是一座汉代海昏侯古墓,也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的古墓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10:150001被盗过的楚王陵 为何墓中仍有大量陪葬品 古代盗墓和现在不一样
1994年,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的考古发掘震动了整个考古界。这座陵墓曾经遭受过盗窃,然而在墓中出土的文物仍然令人瞩目,尤其是那些珍贵的玉器。这些玉器代表了西汉时期的最高水平,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些玉器明显是盗墓者舍弃的,他们并没有将其带走。我要新鲜事2023-09-08 19:35: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