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新“数”说 | 数字沉浸式学术分享会在知造局举行

“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老街;每座城市都应至少有一条老街;老街像是家里的老人,他沉淀的美、历史和知识,值得被欣赏、尊重和讲述;老街应该是包容的,最适合城市里不同的人无目的地轻松溜达;老街应该是便捷的,让所有人方便到达使用和了解它;老街应该能像老人爱护孩子一样孕育和呵护城市的新生力量。老街老了,它值得被精细对待,也值得被更多人关注。”
2022年1月22日下午,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北京数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智慧足迹、人民文旅研究院、ICI知造局举办的“2021年度历史街区再利用追踪评价分析研究分享会”,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景山街道创新打造的国际文化遗产交流空间-ICI知造局顺利举行,并在线上同步直播。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为本次活动的学术支持单位。
来自遗产保护、数据分析、文旅产业、社区管理、街区运营、网红门店经营等不同领域嘉宾及观众在分享会现场进行了精彩的探讨与交流。分享会采用数字沉浸式体验与研究成果展示相结合方式举行,受到到场嘉宾及观众一致好评。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霍晓卫主持分享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冯斐菲,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飏,北京数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CEO姜洋,中国联通集团文化旅游总经理李玲,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院副院长单彦名及东城区景山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等嘉宾在圆桌对谈环节就历史街区再利用现状、趋势及期望等相关内容作精彩分享与交流。分享会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霍晓卫主持。会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文化与自然研究室室主任张捷分享了《2021年度历史街区再利用追踪评价分析研究》相关研究,相关分享成果后附。

▲圆桌对谈环节各位嘉宾积极交流探讨

▲数字沉浸式主题分享会现场效果
《2021年度历史街区再利用追踪评价分析研究》






(来源:清华同衡遗产中心文化与自然资源研究室)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穷”与“丑”都是简化字,未简化前是什么意思?
年度汉字的背后都12月了,眼瞅着2018年即将过去。这几年,每到年底总会评选“年度汉字”,不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也都会评。今年会是什么字?到网上一看,2018年“年度汉字”已出来了,可根本认不识——在字典上查不到这个字。从网上搜了一下才知道,这是“穷”“丑”,网友还给出了读音,既不念qióng,也不念chǒu,而是各取一半,念qiou,秋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46:430001段晴:北大自季羡林之后的死语言学科传承
文研院让我来讲自己与北大的缘分,讲我所体会的北大的传承。我其实非常犹豫,因为我自己的故事没啥代表性,我纯粹是因为幸运而进入北大,并在北大度过了大部分时光。现在,我深感生命是有限的,希望完成的事情与真正能够完成的事情似乎不能匹配。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2:57:330000讲座整理|徐少华:曾、鄂之谜与周在江汉地区的分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整理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曾、鄂之谜与周在江汉地区的分封主讲人:徐少华教授(武汉大学)整理人:丁善泉(武汉大学)编辑、配图:刘亚楠摄影:李伯璋终审:桑佳旻长按指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10:390000探寻夏王朝:考古发现夏商盐铜基地,难怪二里头被称为“夏都”
前两年,原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更名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由此正式宣告“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二里头之所以被确定为“夏都”,主要在于三个原因:首先所处时空与史书记载的夏朝情况一致,其次考古确认为具有“王朝气象”的广域王权国都,第三是介于龙山文化与商朝文化之间的另一种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39:45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拼凑“姑蔑”记忆——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谢雄)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黄昊德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墓群东为铜山溪、西为邵源溪、南为衢江、北为高山,处于一个山水环绕的地理空间。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41:36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