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十大考古”终评会来了!抢先看议程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三月,
渐渐进入尾声。
大家期待已久的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
终于来了!
终评会
将于3月30日
在北京举行
届时
20个入围项目代表
考古界专家学者
将以“线上 线下”形式参会
一起见证
2021年度“十大考古”的诞生~
共同期待最后的结果吧!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议程
3月30日 上午 8:30-8:50
开幕式
主持人:中国文物报社总编辑 李让
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宋新潮
8:50-9:10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 发掘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何嘉宁
◎ 汇报人:郑喆轩
9:10-9:30
山西夏县师村遗址
◎ 发掘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
◎ 项目负责人:段天璟
◎ 汇报人:段天璟
9:30-9:50
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项目负责人:陈国科
◎ 汇报人:杨谊时
9:50-10:10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
◎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项目负责人:马俊才
◎ 汇报人:马俊才
10:10-10:20
休 会
10:20-10:40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
◎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项目负责人:郭伟民
◎ 汇报人:郭伟民
10:40-11:00
浙江余姚施岙遗址
◎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王永磊
◎ 汇报人:王永磊
11:00-11:20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朱超
◎ 汇报人:朱超
11:20-11:40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雷雨
◎ 汇报人:雷雨
11:40-12:00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项目负责人:种建荣
◎ 汇报人:种建荣
下午
14:00-14:20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
◎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项目负责人:黄昊德
◎ 汇报人:张森
14:20-14:40
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
◎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杨及耘
◎ 汇报人:杨及耘
14:40-15:00
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葬
◎ 发掘单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
◎ 项目负责人:王意乐
◎ 汇报人:唐锦琼
15:00-15:20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
◎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云梦县博物馆
◎ 项目负责人:罗运兵
◎ 汇报人:罗运兵
15:20-15:40
陕西西安江村大墓
◎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马永嬴
◎ 汇报人:马永嬴
15:40-15:50
休 会
15:50-16:10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
◎ 项目负责人:陈国科
◎ 汇报人:刘兵兵
16:10-16:30
西藏拉萨当雄墓地
◎ 发掘单位: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 项目负责人:李林辉
◎ 汇报人:扎西次仁
16:30-16:50
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 发掘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 项目负责人:胡兴军
◎ 汇报人:胡兴军
16:50-17:10
河北正定开元寺南遗址
◎ 发掘单位: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陈伟
◎ 汇报人:陈伟
17:10-17:30
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
◎ 发掘单位: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哈尔滨市阿城区文物管理所
◎ 项目负责人:赵永军
◎ 汇报人:刘阳
17:30-17:50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 发掘单位: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
◎ 项目负责人:王志
◎ 汇报人:王志
3月31日 上午 10:00
新闻发布会
一起见证2021年度“十大考古”的诞生!
汝阳龙:世界上最重的恐龙(重130吨/出土于中国河南)
在恐龙时代,说到体型最大的恐龙,很多人会想到阿根廷龙,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不过大归大,阿根廷龙其实并不是最重的,因为世界上最重的恐龙是汝阳龙,它体长38米重130吨,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汝阳龙基本资料汝阳龙是一种中国的超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38米,仅比超龙、安第斯龙略小,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位,生活在距今9500万年-8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汝阳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05:020000考古人物:郭静超:兴邦百年树碑半坡纪念中国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
2022年10月21日,中国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逝世,享年100岁。我们谨以此文纪念他为中国考古事业所做的开创性贡献,寄托对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关学重实践,驷驖美秦风,好青年,好学生,远道任非轻。莫让那,交趾立柱,燕然勒铭,千载独光荣!勉负历史使命,争为民族英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1:010001荐书:《良渚墓葬》追溯良渚人的黄泉世界
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相信死后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重生、继续生活,死是新的旅程和新的开端,墓葬和葬仪是远古先民对于另外一个重生世界的表达,包括墓地选择、墓葬排列、随葬品组合、复杂葬具结构等葬仪也就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同时,墓葬和复杂葬仪更是聚落规模和等级、观念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反映。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39:580000文物研究 | 河南南阳首次发现东汉时期铅质买地券
2019年11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南阳食品商贸城项目抢救性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这批墓葬位于南阳宛城以东、白河以西区域,原宛城区柴庄村耕地范围。该区域属古代墓葬集中区,90年代以来该区域发掘了数千座汉代墓葬,本次共发掘汉代墓葬15座。其中M13为一座东汉时期砖室墓,尽管该墓破坏严重,出土文物较少,但尤其重要的是出土了一件铅质买地券,保存完好,在南阳地区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01:230002郭静云:最早的神明是指什么?
原创2016-09-11郭静云、刘芳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7月12日上午,来自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的郭静云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天地之交与先秦‘神明’之生机概念”的讲座,为我们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的神明观念的渊源、传承与演变过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来自其新著《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下编第三章。现将有关内容摘要如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0:030000